高考作文最新素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作文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28 14:35: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580字。
高考作文最新素材
  教育类
  罚陪读犹如“绑架”家长
  近日,兰州市第25中学因4名初中学生逃课,学校开会决定,家长必须写下保证书,保证家长陪学生一起上课下课,否则就不让孩子上学。面对学校的决定,3位抹不开面子的家长只好领着孩子回家了,而一名42岁的母亲为了孩子能读书,只好按照学校的要求,从12月17日开始,每天6点就起床陪孩子到学校“读书”,她忍受着内心的羞愧,坐在一群十几岁的学生中间,听不懂老师讲的古文和英文。学校此举,即便出发点是为了教育学生,但结果不仅伤害家长的自尊,还可能进一步伤害到学生人格的培养。
  学校有无权力要求家长到学校陪读呢?答案是否定的,教育法以及其他法律并没有授予学校支配家长的权力,学校如此行为,荒唐而可笑。试想,如果家长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读,或者身在外地,或者已经去世,难道学校也要家长来陪读吗?当然不能。如果学校非要家长前来,就是滥用教育权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以此类推,学校有此权力,是不是可以以教育权要求有权势的家长为己谋利?如果能这样,教育权将完全“绑架”家长。
  分析: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不严,师之惰”,而这所学校不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学生犯一点错误就不让学生上课,如此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无权开除学生,学校利用家长对教育法的无知要求家长陪读,是对教育权的滥用,更是对自身职责的放弃。
  话题:“义务和权利”“师与生”“教育与法”
  粉丝杨丽娟
  兰州女子杨丽娟痴迷刘德华。她16岁时做了一个梦,梦到刘德华,自此觉得与刘德华有缘,视他如亲人看待,并开始搜集他的音乐专辑、海报、电影等物件。13年来,她将全部心思投入到对刘德华的“思念”中,没有继续读书、没有找工作,甚至没有谈恋爱。杨丽娟为了要见刘德华已花尽父母家财,父亲杨勤冀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连房屋也卖了,一家已身无分文。不过,杨丽娟并没有因此而作罢,仍然执意要到香港去见刘德华。于是,父亲于2007年3月19日借了12300元,一家三口由兰州第三次踏足香港。3月25日杨丽娟参加刘德华的歌友生日会,但杨丽娟与华仔合照后未有机会与之单独想见,道出心声。杨父得悉后非常难过,当晚留下12页的遗书,在香港尖沙咀投海自尽。
  分析:青年人喜欢有个性魅力的歌星,热爱他的演唱,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而迷失自我,甚至走向痴狂,给自己和亲人的生活带来灾难性的悲剧。对崇拜偶像的现象,家长、学校、社会都负有正确引导的责任。
  话题:“家庭教育”“偶像与自我”“追星与生活” 
  健康儿歌何时“荡起双桨”
  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现在孩子们很少唱传统儿歌,他们津津乐道的常是一些变了味的“灰色儿歌”。对此,家长和社会人士一致疾呼:还孩子童真、健康的儿歌!记者在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某小学门口,听到了令人惊愕的“新儿歌”:“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经过对几所学校的学生和家长调查后发现,当前学校流行的儿歌,大都是孩子们根据流行歌曲和诗词改编的,这些流行儿歌很多,版本大致相同。冷嘲考试、暴力的有,调侃的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儿歌创作队伍日渐萎缩,适合少年传诵的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