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考场作文升格例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26 12:47:2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9970字。专供09年高考作文复习讲练的教案,讲练结合,实用性强。
  考场作文升格例谈
  考场作文升格例谈系列1——锤炼主脑,使中心不断深化
  《北京考试报》高招版特聘专家       陈中复  撰稿
  [训练目的]                               ——立意提高、中心深化训练
  1.能够从提高立意、完善主题方面对作文进行局部和全面修改
  2.培养学生立意思维、开掘主题的能力
  [训练指导]                                                                
  诗圣杜甫有“新诗改罢自长吟”的名言, 随园老人也有诗云:“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好不许看。”读后使人振聋发聩。鲁迅先生曾说过:“好文改中来”。修改是作文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措施。当今中学生作文质量之所以提高不快,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写得少;二是不重视修改,不会修改文章。写作过程实际上最重要的阶段是修改,因为人的认识不能一次完成,往往需要多次反复;而语言的表达,也不能一下子就十分准确,也需要反复推敲。古人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散文大家欧阳修“作文,先贴于壁,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传为历代佳话。他的《醉翁亭记》第一句“环滁皆山也”,就改了许多次,才改成了这五个字。文学巨匠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身处“茅椽蓬牖,互灶绳床”,“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艰难境地,竟能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直到“泪尽而逝”,终成鸿篇巨制,实在是我们学写文章的楷模。
  俗话说:“文章是改出来的,”任何作者都应十分重视对文章的修改,因为修改是作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作文质量的直接措施。每修改一次,实质上是对文章作一次再认识,再研究。文章修改的范围很广:从立意、选材、剪裁、结构,到一字、一词、一句,一个标点符号以至书写格式,都不可忽略。修改文章,必须立足全篇,纵观全局。认真作文的同学,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作文写完以后,初读一番,会发现一些毛病,把这些毛病改掉,作文质量就会提高一步。修改文章指的是, 习作者对草稿进行审读、辨析、调整和润色,使文章更加规范和完善。高中学生要学会修改作文(包括自改、互改),首先要提高认识,然后掌握一些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这对于提高作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要主动自党地修改文章,首先要提高认识,要认识到修改能力是思维批判性品质的表现。从思维学的角度讲, 修改文章需要修改思维能力的参与和作用。作文的全部修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原先写作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反思和重新修正的过程。所以,文章修改的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对原先结果的反思能力。那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这种反思能力呢?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写完作文之后,有的感到自我满足,自认为再无修改的必要,有的写完也就了事,也不再去考虑修改的问题,这些都使他们难以有修改文章的自党性。从思维品质方面来看,这些都是缺乏思维批判性品质的表现。尤其是那些写作目的不明确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批判性品质一般都比较差,这是导致他们缺乏修改自觉性的主要原因。
  要提高修改作文的自觉性,就要培养思维批判性的品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学生逐步树立对自己文章的责任意识。学生之所以感受到文章不需要修改,就是他们还不懂得:写文章是要给他人看的,如果表达有误,就会影响正常的书面交际,甚至会给工作造成损失。虽然作文还是一种练习,但要教育学生在思想上要着眼于今后,凡写的文章都应做到既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会严肃地对待写作,写完之后也就会自觉地考虑文章的修改问题。二是要教学生树立自我质疑的意识。写作的过程,由于一时思
  想的局限,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而通过自我质疑的方法对文章进行二次甚至多次修改,既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要教学生在克服草率从事的毛病的同时,把对文章的修改看成是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写完之后要反回头来重新思考所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意识,要敢于向自己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会进入反思过程。
  其次,要认识到修改能力中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修改作文时学生有了反思的意识,还得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的
  培养应该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相结合。写文章总是容易按照自己固有的观点看问题,也容易按照自己惯用的思维方式(即“心理定势”)来思考问题,因而文章有了问题也不容易被自己察觉。要发现自己的问题,就应该在原先考虑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思维发散开来,重新从多角度进行思考,看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无更好的角度。这一思维过程即有可能使自己发现原先考虑问题的局限性,找到问题的所在。为了发现问题,还可采用逆向思考的方法,即对自己原先的看法提出相反方向的疑问,这样也可能导致新的发现。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由于开拓了思维的新的领域,它不仅有助于发现问题,而且因为提供了可供比较和选择的内容,所以又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