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检测练习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河大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20 6:19: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23道题,约5100个字。
  河大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检测练习题
  第一部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⑴有的机场使用几台功率强大的喷气引qŠng放在上风的方向。(  )
  ⑵柏子在sh‘忽落地,簌簌地如洒起细雨。(  )
  ⑶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mŒ、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
  ⑷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nŒ迹。(  )
  2.将下列作家作品对应连线。(2分)
  《黄陵柏》竺可桢
  《雨的四季》贾平凹
  《大自然的语言》刘湛秋
  《三峡》郦道元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4分)
  ⑴自三峡七百里中(自:)
  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隐:)
  ⑶或王命急宣(或:)
  ⑷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
  4.译句。(3分)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⑶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在下列括号中填入成语表示前后两个字之间的变化关系。(2分)
  例:念→(有)→(口)→(无)→(心)→含
  ⑴杭→(  )→(  )→(  )→(  )→航
  ⑵忡→(  )→(  )→(  )→(  )→性
  ⑶感→(  )→(  )→(  )→(  )→喊
  ⑷弼→(  )→(  )→(  )→(  )→百
  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2分)
  贵州黄果树瀑布从90米高的层崖之巅猛扑下来,喷出如雹急雨,发出轰然巨响,  。
  A、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把它称为天下第一瀑。
  B、因而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之为下天第一瀑。
  C、被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为天下第一瀑。
  D、把它称为天下第一瀑的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
  第二部分:
  (一)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假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7、文段中“活的仪器”指的是什么?(2分)
  8、这两段文字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它们分别是     、     、     。(3分)
  9、课文前面几段介绍物候现象都是说动物或者植物,而这两段文字为什么说“生物”?(3分)
  10、结合课文内容指出下列各例分别在说明什么?(3分)
  ⑴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⑵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⑶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