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17 12:00: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20字。  董一菲:《蜀道难》教学简案,语文教学通讯A刊》设计新颖流畅,值得学习。
  【目标确立】
  1.基础知识目标:深入了解李白其人,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章法、意境、声韵等。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3.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教学流程安排】
  一、教学导入
  以贺知章对李白《蜀道难》的评价——“子,谪仙人也!”引出教学文本。
  二、教学过程
  1.初读文本,品味诗意。
  播放《蜀道难》朗诵录音,思考:①李白对“蜀道难”一咏三叹之“三叹”的内容。②读《蜀道难》,画出由秦入蜀的路线图。③找出你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诗句,诵读并简析。
  思考①答案提示:设计这道题的目的是引领学生“提要钩玄,剥皮抽筋”,不被大浪漫、大想象的诗句扰乱思维,找出整首诗的思想走向和情感走向:一叹蜀道之高险,二叹蜀道之惊险,三叹蜀道之凶险;一叹惊讶突兀,二叹畏惧、发愁,三叹无奈作罢。通过解读“三叹”,天才诗人李白笔下的诗歌主题展露冰山一角。
  思考②答案提示:长安→太白山→峨眉山→青泥岭→剑阁→成都
  思考③答案提示:初读文本,学生只能是惊鸿一瞥,只能是惊艳,只要把这种直觉说出来就可以,见仁见智都可以。
  2.二读文本,品味语言。
  第一,对文本进行评注式精读和诵读式精读。找出语言要素,如炼字、修辞等,共享学习成果。
  第二,用四字短语概括《蜀道难》的艺术风格。
  答案提示:鱼龙百变,云从风幻,自在天然,豪放飘逸,古朴凄凉,离奇迷幻,博大浩渺……
  第三,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本诗大量使用散文化诗句,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语言风格。李白一生酷爱古风,这里有他不羁的灵魂。
  3.三读文本,品味手法。
  (1)鉴赏神话情节。
  用多媒体展示:
  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
  师:神话其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深沉最瑰丽的童年大梦,《蜀道难》的灵魂飘渺、靓丽,来自永远的神话,请同学们找出并鉴赏。
  答案提示:杜宇化鹃:在古蜀国,在巍巍而危危的蜀道,杜宇化成的子规声,凄美迷转;蜀道的艰险,色彩的绚烂,跃然纸上。
  六龙回日:太阳神的六龙车给蜀道增添了几多瑰丽与神奇,蓝蓝的天,金色的太阳,使蜀道有了大的背景,而象征光明、自由、希望的太阳神骄傲的六龙车更成了蜀道最靓丽的风景。
  五丁开山:“地崩山摧壮士死”,五壮士开山而死的神话使蜀道在瑰丽的神奇的色彩中又多了一分凝重、庄严、悲壮、浑厚。
  ……
  (2)夸张与想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