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13 9:40: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430个字。包括教案、同步联系等。
  第一单元
  名师说课
  真情是散文的生命,只有表真情、写真意,才会赢得读者的喜爱。本单元的4篇抒情散文,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咏物抒情,有的融情于事,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重在情味,不管是叙事、写人,还是写景、抒情,总是讲究意味深长。它的一词一句,都是为着“意味”,为着“情感”。我们在赏析阅读中,也应注重从字里行间体会它蕴含的情味。
  课标分析
  【语文应用】
  1、 了解作者作品以及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2、 识记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3、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 理清文章线索,了解作者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学习象征、联想的表现手法,品味抒情散文的优美语言。
  【语文审美】
  1、 熟读成诵,在熟读、朗诵的过程中,领略不同的抒情方式所创造的独特而美好的意境,接受美好情感的陶冶,提高审美品位。
  2、 本单元的写作活动为“倾吐心声”,应围绕“真”,写真事,抒真情,运用适当的抒情方式,倾吐心声。
  【语文研究】
  1、 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感知散文形象,体验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提升个人品味。
  2、 进行散文之间的对比阅读,体会不同的抒情方式对文章和作者感情表达所起的不同作用。
  教材分析
  本单元集中学习抒情散文,让学生了解多种抒情方式,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分课概说】
  《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英雄群体形象,歌颂了质朴、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活泼多姿、富于变化,线索分明,结构精巧,是一篇上乘的抒情散文。
  《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文章。作者通过写在孤旅生涯中一个令人心动的“囚绿”的故事,借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抒发了自己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文章以对“绿”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按赏绿、囚绿、释绿、思绿的发展过程来安排文章结构,形成了作品疏松有致、张弛有度的特有节奏。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优美生动。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是一篇追忆性文章。作者由西花厅的海棠花触发了对过去有关人物和事件的追忆,再现了与丈夫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和情景,表现了作者和周恩来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寄托了对周恩来的深情怀念。文章以朴实、平易的语言,融以多种抒情方式,写出了亲切自然的情味,更显情真意切。
  《草莓》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发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慨。文章由草莓展开联想,巧妙地将人生与自然诗意地融合在一起,引导我们去回味,去联想,去思索,去感悟,展示了独特的构思之美。本文优美的语言也正像文中那颗晚熟的草莓,沁人心脾,耐人寻味。
  【学法引领】
  1、 采用默读和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诵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中所写形象的精神实质。
  2、 在自主学习中,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标注学习所得及不懂的地方,以便于老师、同学交流。
  3、 学习象征、联想等表现手法、多种抒情方式的运用,揣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适当地进行散文间的对比阅读,感受多种抒情方式的异同。
  5、 要鼓励学生扩展阅读,结合课堂教学多读一些散文,培养学生对散文的感悟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储备,增强审美观念,以便学生能更好地体会散文中所蕴含的情味。
  6、 要点燃学生内心的情感火焰,让青春之火燃烧起来,为写好抒情类作文做好情感储备。
  教辅教案使用说明
  本单元的4篇文章均为抒情散文,也都是名家名篇,他们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咏物抒情,有的情理相生,有的直抒胸臆。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使我们领略到不同的抒情方式所创造的独特而美好的意境,并得到各种不同风格的语言的熏陶,提高我们的散文的鉴赏能力。
  “课时详解”主要针对教材进行脉络梳理,解疑释惑。《白杨礼赞》通过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比如“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写“楠木”,你觉得多余吗?为什么?”这一问题的设置,既考查了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的把握和理解,同时又掌握了对比烘托的写作技巧,真正地体会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除了这些,还重点讲解了文章的中重点的字词句。为了发挥文章的现实意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栏目的设置,主要达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积极向上精神的培养。
  “精析精练”主要侧重文章重难点的讲解,体现一个“精”字,《白杨礼赞》最难掌握的是文章隐藏在优美的语言背后的情感,在这个环节里做了重点分析。
  在精析教材之后,进行相对应的试题的训练,在“二案合练”中,体现出练习的梯度,首先夯实基础,考查字词,然后以阅读题的形式考查学生们对于文章的把握程度,最后展示同样是散文体裁的中考阅读题,紧扣考点,使学生更贴近中考,直面中考。
  习题教案使用说明
  根据语文课标要求,“同步练习”和“一课三练”首先抓的都是字词读音以及词、句理解等基础知识的训练。
  然后由易到难,从课内到课外拓展,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比如《白杨礼赞》,根据课文内容设置问题,各有侧重,在“课前预习”中,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了解,首先是对字词的音义的练习,然后根据本课特点考察学生对文章优美词句或重点句的理解和记忆。“课堂十分”考察学生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也起到强化训练的作用。
  “一课三练”是一张具有梯度,分版块的小考卷,有基础知识的积累,有同步的平行训练,还有课外延伸的阅读训练,“拓展研究”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1白杨礼赞
  资料库
  【作者简介】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他十岁丧父。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文艺界为他庆了五十寿,他的声名日隆。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很难分身创作。到了“史无前例”的日月,挨批靠边,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1981年辞世。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在抗战的相持阶段。作者于一九三九年三月到新疆讲学,第二年五月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十月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作者目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看到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受到了鼓舞,写下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散文。
  【相关链接】
  茅盾的散文
  茅盾的散文,在艺术上有其独特的地方:他采取“小题大做”的方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幅写出日常生活的一角,借以显示重大的社会意义,使读者能玩味思索,即小见大。他的笔触细腻委婉,写人写物,都能神态逼肖,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同时又能把“尖锐”与“含浑”、“严肃”与“幽默”两种不同艺术特点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切合当时客观环境与斗争形势的需要,又较为灵活有致。对旧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有时虽未正面加以讥讽,但或旁敲侧击,或正言若反,也很能发人深省,使人愤怒。有些文章往往饶有诗情画意,《风景谈》和《白杨礼赞》两文,就是明显的例子。“茅盾是早就在从事写作的人,唯其阅世深了,所以行文每不忘社会。他的观察得周到,分析得清楚,是现代散文中最有实用的一种写法。中国若要社会进步,若要文章和现实生活发生关系,则像茅盾那样的散文作家,多一个发一个,否则清谈误国,辞章极盛,国势未免要趋于衰颓。”郁达夫的这段话,可算是对茅盾散文最精到的评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