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1道题,约2610个字。
江西省抚州市08—09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一、积累•运用(1-3题,共16分)
1.写一首漂亮的汉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请将“理想载着你我出海远行”这句话工整美观无误地书写出来。(2分)
2.今天是某校七年级学生方芳爷爷的生日,她要通过电台为爷爷点一首歌曲以表祝福。
⑴她拨通了点歌台热线电话,礼貌简练地向主持人表达了自己的要求:
⑵主持人愉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她又急忙拨通了爷爷的电话,带去了祝福:
3.默写。(10分,每空1分)
⑴《天上的街市》:,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⑵《观沧海》:,百草丰茂。,洪波涌起。
⑶《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浅草才能没马蹄、
⑷《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⑸多体验生活,才能积累写作素材。这正如朱熹《观书有感》所说:“?。”
⑹《<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二、体验•探究(4-13题,共2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过中不至,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3分)
4.这段文字选自《》,该书是由南朝文学家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2分)
5.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去后乃()至⑵相委而去()
6.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待君久不至,已去。
7.“友人惭”的原因是:,“下车引之”的目的是:。(2分)
8.元方对友人的“下车引之”而“入门不顾”,如果你在场的话,会对元方怎样说?(3分)
9.这个故事浅显易懂,它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2分)
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13分)
10.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⑴眨()⑵酝()
11.阅读第①段,回答问题。
⑴画线的3个句子的持续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