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最新期末月考试卷分类汇编:文章赏析专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7 14:42:41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50字。
  湖南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最新期末月考试卷分类汇编:
  文章赏析专题
  整理人:lyphm001
  株洲市2009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
  六、文章赏析(14分)
  21.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赏析《又见桃源》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2)赏析《又见桃源》的对比手法
  (3)赏析《又见桃源》的语言特色
  21、各角度赏析要点如下:
  (1)赏析《又见桃源》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主题:表达了对现代人的精神迷失的痛心之情和摈弃功利、固守自己精神家园的执着之心。(或答“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仿真景点的厌弃和对世人盲目逐利的憎恶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安居乐业、淳朴无争的祥和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
  (2)赏析《又见桃源》的对比手法
  本文的对比手法主要体现在:1.作者将此次“又见桃源”所见与《桃花源记》中景物的对比,突显了作者对现代仿真景点的厌弃和对世人盲目逐利的批判。
  2.在对文化资源的争夺方面的对比。参与争夺赤壁、伏羲故里等文化资源的地方毕竟还与这些历史、传说密切关联,而桃源本来就是陶翁的想象,相似于桃源景致的所在,谁都可以称自己是“桃源”的正宗,也不管陶翁去过与否,梦见与否。这一对比,将世人争利之风之烈彰显无遗。
  (3)赏析《又见桃源》的语言特色
  文章语言最大特色就是用词简洁、生动、形象。例如开篇中的梦中桃源意象,极富诗意,三言两语勾勒了一幅田园牧歌图。其中的动词尤为醒目:“吆”“把”准确写出农夫耕作的特点,后一“犁”字拈连而来,自然贴切;“蓑衣箬笠”名词用作动词,使整个句子节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中间在写景点作秀的“农夫”“黄发垂髫”,作者用“目突突期盼孔方兄的眼神”来描绘,生动形象地讽刺了他们的“怡然自乐”,对其真正面目的揭示可谓一针见血。结尾,作者告别景点时,一个“拽”字形象而有力地写出了作者对这类赝品景点的厌弃。
  岳阳市一中2009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
  六、文章赏析(14分)
  21、从下面题目任选一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请赏析《崩霆琴》“崩霆琴”在文章中的作用。
  (2)请赏析《崩霆琴》烘云托月手法的运用。
  六、21、[赏析要点]
  (1)①起贯串全文的线索作用;②以物喻人突出人物的作用;③借物写声渲染氛围和抒发情感的作用。
  (2)①交代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来烘托人物;②借人物烘托人物(借写谭嗣同的挚友唐才常、夫人李闰和历史人物文天祥来正面衬托人物形象);③借物喻人来烘托人物形象(雷残琴、崩霆琴、蕉雨琴、文庙松树)。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
  六、文章赏析(14分)
  21.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自拟正标题,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1)——简析《爱晚亭》中“我”与自然的关系;
  (2)——筒析《爱晚亭》的抒情艺术;
  (3)——简析《爱晚亭》的主旨揭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