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及最新模拟试卷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6 6:18:23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410字。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及最新模拟试卷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整理人:lyphm001
  汕头市聿怀中学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4分)
  (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
  10、(1)、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2分)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2分)(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注,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见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
  (2)、①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因为诗歌通过描述李白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1分)和所感(1分),抒发了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1分)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1分)
  ②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因为从题目来看,诗是因道士而写。(1分)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桃花、野竹、两三松,都烘托了道士的淡泊、疏放的风骨。(2分)作者访道士的心情从出发的愉悦到不遇的失望,表现作者对道士的仰慕和敬重,其实也侧面表现了道士的人品。(1分)
  广东省台山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寒食【注】孟云卿寒食日献郡守伍唐珪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注】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⑴两首诗异曲同工,表达了相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⑵请简要分析两首诗在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各有什么不同。(4分)
  10.⑴两首诗都写了生活的贫寒、困顿,借此表达了寒士的辛酸、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2分)孟诗中写自己远居“他乡”,再加以“贫居”“无烟火”,境况确实“堪悲”;张诗则以“三径苔荒一钓船”“厨里久无烟”写出了自己生活的困窘。(结合描写贫寒生活的诗句分析即可,2分)
  ⑵孟诗从“花满枝”写起,写出江南之春繁花似锦的美丽画面,与下句形成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语言含蓄;(2分)张诗则用白描的手法,“三径苔荒一钓船”,直接写出生活的贫穷,语言直白。(2分)
  附鉴赏:
  孟云卿《寒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