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初中第六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5/28 22:3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乡愁》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代表作、写作背景。
2、领会诗歌朗读停顿、重音和语调,能划分诗歌节奏,找出重音,确定朗读语调。
3、抓住关键词“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理解诗歌意境。
4、了解诗歌的音乐美和结构美。
(二)技能目标
1、能摹仿配乐朗诵,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初步学会欣赏现代诗。
(三)情感目标
  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设计思想
《乡愁》为台湾诗人余光中所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此诗作者结合自身经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助四个关键意象,再现了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故乡别的情景,抒发了诗人思乡怀亲、眷恋祖国的深情。
  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肤浅,对乡愁的体会少,难以理解诗中蕴含的对故乡亲人祖国思念之情,所以对诗歌所抒发的感情领悟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采用有感情朗读与看画面、听配乐朗诵的方法,为学习诗歌创设情景,进行情感铺垫,便于学生运用联想,想象进入诗人所再现的情景,从而联系自已生活经历,领悟诗歌感情。
  诗歌的朗诵与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感情相辅相成。朗诵有助于理解,理解帮助朗诵,朗诵是理解诗歌的一种外化形式,所以,朗诵好本诗是本课的另一教学重点。本课在学生过去学习诗歌、会划分朗读节奏的基础上,通过标重音、选择适当的语调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朗诵技巧。突破方法:学生试读、评议、老师范读、学生领会感受、理解、配乐朗诵巩固。
  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所知甚少,欣赏诗歌不知从何入手,因此,诗歌欣赏方法也是教学的重点。本课通过师生共同欣赏余光中《乡愁》诗,归纳出:①初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