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调研卷精编:古诗文阅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4 9:07: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5470字。安徽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精编-古诗文阅读专题
(安徽省巢湖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
杜荀鹤
闻有汤泉独去寻,一瓶一钵一无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患身是幻逢禅主①,水洗皮肤语洗心。
[注释] ①禅主:指诗的题目中的禅宗长老。
8.试分析诗中两个“洗”字用法的妙处。(4分)w.w.w.k.s.5.u.c.o.m
9.这首诗的“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8.第一个“洗”字,意思是沐浴、洗涤;照应题目,引出下面的“洗”。(2分)第二个“洗”字,意思是洗礼、净化,形象地表现了净化心灵、洗礼灵魂,使诗的意境更加深厚。(2分)
9.(1)“不愁”句实际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感伤时世的感情。(2分)(2)“喜路入深”,一方面反映了山路的遥远和环境的清幽。(1分)另一方面也衬托了对乱世兵祸的害怕。(1分)
(安徽省合肥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天
小雨愔愔(2)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啮残蔬”。其中“不
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8分)
①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
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
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
②“假寐”更好。“假寐”,即坐着打盹儿,表明诗人旅途劳顿,要睡又因心绪不宁,只得
“假寐”,同时由本句的“坐“到第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