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09届高三语文各地名校模拟试卷分类大汇编:诗歌鉴赏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31 9:46: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570字。江西省2009届高三各地名校模拟试卷分类大汇编—诗歌鉴赏篇
  整理人lyphm001
  14、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支离笑此身”中的”笑”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答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                                                                    
  14. 答案(1)用的好,一个”笑”字与前句的”悲”相呼应,是对一生经历的自我嘲笑。作者追忆往事又回到现实,满怀无奈、辛酸与不平之气。(2) 满腹愁绪,日渐衰老,但新的一年又要来到,让作者倍感凄凉,使他的愁苦心情更加沉重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州 桥 
  范成大
  州桥①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②:“几时真有六军③来”。
  [注]①州桥:天汉桥,汴京城内三条御街交汇处。②使者:南宋派到金的使臣,诗中指作者。③六军:古时天子有六军。
  ⑴诗中父老为什么“忍泪失声”?(3分)
  答:                                                                  
  ⑵本诗第二句中哪个字和第四句中哪个字前后呼应?请分别说说有什么含义?(3分)
  答:                                                                  
  14.(共6分) ⑴答:因为见到南宋朝廷派出的使者(1分),抑制不住在金人长期压迫下不敢流露的(1分)思念故国的深情(1分),而泣不成声。(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⑵答:“等”和“真”(1分) 。“等”字说明中原父老年年对王师北伐、收复失地的急切期盼(1分);“真”字表明中原父老对南宋统治者置沦陷区人民于不顾的无比失望(1分) 。    (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①张说,洛阳人,在校书郎任内曾两度出使到西蜀。
  ①第一句中的“争”字实在太妙了,它究竟妙在何处?
  ②“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这两句它成功地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它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4.①“争日月”,像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1分),写出了远赴他乡的游子那归家心情的迫切(2分)。
  ②拟人(1分),作者本预期在秋天来临之前回到洛阳,可是却被秋风占了先手(1分);含蓄地表示了自己不能及时回家的失望与不满(1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 杜 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 ②轩:长廊。楹:柱子。 ③赊:远。
  ⑴这是一首描写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作者通过这些美丽景物写出草堂什么样的环境?表现了诗人何种心情?(2分)
  答:
  ⑵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典范,请具体分析其艺术手法。(4分)
  答:
  14、(6分)⑴作者通过这些美丽景物写出草堂开阔幽静(或闲适幽静)的环境;现了诗人优游闲适(或热爱大自然春天)的心情。(2分)
  ⑵中间四句承“眺望”而写景物。视角由远而近,由下而上,描写动静相宜。写浩荡的江水是远景,描树木花朵是近景。如果说颔联是写静景,那么颈联就是写动景了:鱼儿在细雨中欢欣地畅游,燕子在微风里倾斜地掠过。“出”、“斜”二字,传神的描绘出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逼肖生动,传达出的是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要点是“由远而近,由下而上”、“动静相宜”、 “融情于景”以及对“出、斜”二字妙用的赏析,任意答对两处得2分,能结合诗作具体分析2分)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赏析:
  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终于定居草堂,得到了安身的处所。面对着绮丽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杜甫定居草堂后,经过他的一番经营,草堂园子扩展了,树木栽多了。水亭旁,还添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水槛。
  《水槛遣心》二首,大约作于公元七六一年。此为第一首。写出了诗人离开尘嚣的闲适心情。轩,长廊;楹,柱子。赊,远。首联先写草堂的环境:这儿远离城郭,环境幽静,庭院开阔宽敞,又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中间四句紧接着写眺望到的景色。“澄江平少岸”,诗人凭槛远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