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40字。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镇江市谏壁中学徐祥平
教学目标:
学生能根据《09年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以直译为主。
教学重、难点:
在直译时能准确翻译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且分值不小。而对同学们来说它又是一个难点,在这方面失分较多,究其原因,关键还是翻译不过关。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才能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句子。
二、 练习:
板书句子,请全体同学翻译,并请五个同学上黑板翻译:
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 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5.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指导:(评讲之前指导,学生可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先自己修改。)
1.《09年考试说明》要求:“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2.教师解读,《考纲》对翻译的要求可归纳为五点,即:
(1)直译,即字字落实。在具体翻译时可采用留、换、补、调等方法。
①留:就是保留。对于古代一些专用字词,可保留原样,不必翻译,譬如“人名、地名、官职、朝代、年号”等一些词语。
②对:已由单音节词发展成双音节词语的古今同义词,可采用对译的办法处理。
③换:即用现代汉语的字词替换。对于古今异义词,必须用该词的今义去替换。对于古今同义的一些字词,只需把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
④补:即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例如省略的主语、宾语、介词等等。
⑤调:遇到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等)时要调整语序
(2)注意特殊句式。(3)注意词类活用。
(4)注意句子的语气,要特别注意语气词。(如:其李将军之谓也?)
(5)文通字顺,即语意连贯、流畅。
在具体翻译的时候,要先从整体上看这个句子的句式,如果是特殊句式,就要把语序调整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语序,其次要注意有无活用的字词,再逐字翻译,最后检查翻译的是否通顺,句子的语气是否译出了,同时要注意上下文语境(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请两个同学对照这五条要求,对刚才这五个同学的翻译进行修改。
4.师生一起评改。
四、小结:大家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牢记这五个要求,按照老师刚才讲的方法和步骤去译,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五、当堂检测
(一)翻译下列句子
1.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二)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
-——选自《吕氏春秋•疑似》
翻译:魏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乡村,(那)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