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7610个字。
2008年冬季淮滨县九年级“五科联赛”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淮滨县教研室刘淮玉08.12.28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在田字格中续写一句话,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并和前边两个句子构成排比。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3分)
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湛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
请自信地拿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比海豚游得更欢。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聒噪(guō) 簇新(zú) 虔信(qián) 面面厮觑(qù)
B.攫取(jué) 倒坍(tān) 馈赠(guì) 引颈受戮(lù)
C.孱弱(chán) 巉岩(chán) 荣膺(yīng) 断壁残垣(yuán)
D.慰藉(jí) 嗔怒(zhēn) 谮害(zèn) 吹毛求疵(cī)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浩瀚无垠周道如砥遮天敝日荫庇
B.影影绰绰挖心搜胆袅袅烟云瞰望
C.芒刺在背一泄千里乐此不疲骄奢
D.淹淹一息如坐针毡天伦之乐深遂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B.宗师说我火候(指写文章的功夫)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吴敬梓《范进中举》)
C.油麻地家底最厚实(丰富,富裕)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曹文轩《孤独之旅》)
D.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笔和墨)。(曹雪芹《香菱学诗》)
5.古诗文默写。(共8分)
(1),曾不事农桑。(白居易《观刈麦》)(1分)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鱼我所欲也》)(1分)
(3)以天下之所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分)
(4)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李清照《醉花阴》)(1分)
(5)从军杀敌,建功立业是豪放派诗词的主旋律。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寄托自己对成就功业的向往;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表达自己希望朝廷能够重用,给机会去建功立业的愿望。(4分)
6.名著阅读。(4分)
请以新课标推荐的初中生阅读名著为材料,依照所给语句的形式,将后面的两个句子补写完整。
和笛福交流,走进《鲁滨逊漂流记》,我看到了鲁滨逊敢于冒险,面对人生困境勇于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英雄本色;和交流,走进《》,我;和交流,走进《》,我。
7.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某校新近成立的读书小组的活动安排。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7分)
(1)活动中,要求每位同学搜集三个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课堂展示。请把你搜集的三个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展示出来。(3分)
展示示例:
王羲之: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要求说出人物及故事梗概,可不必拘泥示例格式)
①
②
③
(2)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读书方法,认为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考示例,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对所摘内容进行批注。(2分)
【示例】
读书批注卡
作者苏轼
内容: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只有仔细研读,深入思考,才能品出其中意蕴。
读书批注卡
作者张潮
内容: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3)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观点。(50字以内)(2分)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