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50字。
烟台市语文试题“消亡与永恒”作文写作指导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颗流星陨落了,但留在天际的光热成为永久的记忆;一朵花儿凋谢了,但散发的芳香成为永恒的回忆;一棵小草枯萎了,但吐出的碧绿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底。
请以“消亡和永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一、理解题意,明确中心
这是一道材料性话题作文,材料对话题的题旨做了具体的阐释,为话题提供了立意的角度。理解题意,可以从材料的内涵入手,链结材料与话题。如“人与路”,提示语“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成了路”,说明人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新路;提示语“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有路”,说明千万条路总有一条适合自己,要自主选择一条自己的路;或不能盲从,不能因循守旧,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思考本则材料对话题内涵的解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消亡”和“永恒”在材料中如何具体体现?什么“消亡”?什么“永恒”?怎样才能使“消亡”成为“永恒”?
材料中“消亡”解读为“陨落”“凋谢”“枯萎”,可联想到“消失”“消逝”“死亡”;“永恒”解读为“永久”“永远”,可联想到“不朽”“铭记”“永生”。“消亡”的对象分别是“流星”“花儿”“小草”,可联想到“文化、文明、传统的消逝”“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终结”等。进一步思考:如何使“消亡”成为“永恒”?材料已经给了明确的提示:陨落的流星,因为留下光和热而记忆永久;凋落的花儿,因为芳香依存而回忆永恒;枯萎的小草,因为曾经碧绿而永远心底定格。由此,进一步分析,流星、花儿、小草生命固然短暂,但都付出了、奉献了,活出了自己的意义,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生命才得以延续而永恒。
物也罢,人也罢,一切存在,只有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书写永恒。“消亡”的实体,可以因其生之意义而得以生命延续。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如何将短暂化为永恒,是我们人生面对的课题。
在成文过程中,应以“实现价值”为突破口,具体说明如何才能“实现价值”,立意中心才会鲜明。
提供立意:
1、生命虽然终结了,但因为高尚的精神、无私的品格、不朽的业绩,而彪炳史册、光照千古。
2、生命短暂,我们不能掌握人生的高度,但可以决定人生的厚度,用拼搏、奉献、博爱等一切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优秀品质,构筑人生的大厦,短暂中书写人生永恒的光辉。
3、时光流逝,许多经典、许多文化、许多记忆,因为深邃、凝重、美好而永远定格在心底。
二、关注现实,实化中心
(一)生命虽然终结了,但因为高尚的精神、无私的品格、不朽的业绩,而彪炳史册、光照千古。(消亡的是生命,永恒的是精神)
1、谢晋:08年10月18日,德高望重的一代电影宗师谢晋先生去世,他留给我们无限的思念与思考。其红色经典影片,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感怀,更是一种激情和热烈,谢晋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2、柏杨:08年4月29日,台湾知名作家柏杨病逝。斯人已逝,文章不死。柏杨走了,但他的《丑陋的中国人》,会一直陪伴着中国文化前行。他的睿智和冷静,他的民族情怀,永远熠熠闪光。
3、赵丽蓉:已离开我们五周年,宽厚、慈祥、仁爱,是对她最好的诠释,她是“妈妈”的代名词;赵丽蓉以自己的德操,诠释了“妈妈”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