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各地名校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大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25 17:51:37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37030字。2008年9-12月安徽省各地名校高三模拟试卷大汇编—实用类文体阅读
整理人lyphm00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鸟巢”的抗震妙招
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由于形似鸟巢,因此被人们称为“鸟巢”。“鸟巢”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场,中间悬空,共能容纳9.1万观众观赏比赛。在汶川发生8.0级地震之后,“鸟巢”的抗震性能也就备受公众的关注。但专家告诉我们,“鸟巢”能抵御8级地震。
乌鸦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但是它的鸟巢可不简单。它会采集许多粗枝,边编织边用泥土加固,直到做成一个盆状巢。当然,天然的鸟巢有繁有简,但都有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凹底,这便于鸟蛋聚集在巢中央。使鸟蛋更安全,而且在孵化时温度不易流失。更重要的是,盆状的鸟巢在抵抗风雨和树枝的晃动方面也很有效。当大风吹到弧形的边缘时,强烈的气流会顺着边缘滑过,鸟巢承受的风力大大减弱了。鸟巢往往修建在三条甚至更多的树枝分叉的位置,树枝如同钢梁一样支撑了盆状的鸟巢。所以当鸟巢所在的大树晃动时,盆状的鸟巢比其他形状更难以倾覆。我们知道,人类修建在地面上的大型建筑,都要向地下打坚固的地基,“鸟巢”也不例外,它的地基有效支持了地面的建筑,类似于树干和树枝对天然鸟巢的支撑作用。只是人类所打的地基更深、更结实。然而,地震专家在借鉴天然鸟巢的基础上,又在自己的建筑中加了许多鸟类巢穴所没有的抗震技术。地震专家们知道,对于大型建筑来说,那种全部连为坚固整体的建筑并不是最抗震的,反而是不同部分可以分别适度位移的建筑,能够在自行消耗掉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首先,钢梁结构和包含观众席的碗状看台是分离的,这个设计很科学,因为钢梁结构是钢铁材料,而看台是混凝土材料,在地震时两者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如果联成一体,由于伸缩程度不同而相互拉扯,反而容易造成难以预料的破坏。另外,从世界范围内的地震经验来看,“鸟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应该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钢梁结构又分三个层次,其中一层环绕一周,起到支持的作用,还有一层专门支撑楼道,这些设计都使地震来时,场馆钢梁结构部分安然无恙。其次,碗状看台也分为8个独立的大单元,当地震来时每个单元都独立晃动,能够有效消减地震波的冲击力。
此外,在建筑的过程中,经过对安全问题的慎重考虑,设计师们取消了原来设计方案中的可伸缩顶棚,使得体育馆的抗震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由于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人员疏散可以在8分钟内完成。所以,就算遭受了强烈的地震冲击,“鸟巢”体育馆仍然是非常安全的。
(选自《大科技》2008年第8期,有删改)
5.根据文意,下列对“鸟巢”抗震设计的妙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鉴天然鸟巢的盆形和凹底结构,并在“鸟巢”的底部向地下打进更深、更坚固的地基。
B.把钢梁结构和观众席的碗状看台实行分离建造,而不是让“鸟巢”全部联成一个整体。
C.钢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每层都有它的特定的功能。碗状的看台也分为独立的几大单元。
D.“鸟巢”取消了原设计中的可伸缩的顶棚,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天然鸟巢往往建在分叉的树枝之间,再加上它的盆形结构,因此,鸟巢具有很强的抵抗风雨和地震的能力。
B.不同建筑物可以适度位移,能够消耗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鸟巢”的设计体现了这一原理。
C.“鸟巢”的钢梁结构和看台实行分离设计,因此,“鸟巢”不是以整体来承受地震,而是不同部分分别承受地震。
D.“鸟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完全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鸟巢”仍然会是安全的。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让“鸟巢”容纳尽可能多的观众,“鸟巢”采用了这种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馆、中间悬空的设计。
B.鸟类建筑的鸟巢盆形结构和功能为“鸟巢”提供了有益的设计思想,这是工程技术人员有意识地向生物界学习的结果。
C.不同建筑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因此一些大型建筑可以把不同材料构成的部分独立开来,这样会更抗震。
D.从“鸟巢”的外形、结构、建筑过程等方面来看,“鸟巢”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
5.D 6.C 7.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我们需要研究“人类世”
我们在地球科学中把现在或者说最近这一个时代看作环境问题的时代,作为一个单独的有其特殊含义和内容的地质时代来研究,那就是“人类世”。“人类世”是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新的视角,也是从地球环境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寻求自然科学走向和实践的新的途径。
环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被人们称为人类对环境的新的觉醒。这本书的出版,在促进环境、人文科学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前进。几十年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在空间范畴表现为从治理三废扩大到保护区域环境,而今到考虑全球性的全球变化的研究;在时间范畴表现为对现代物理化学生物过程进行分析,进而企图对人类和这个星球的未来有所预见,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对环境演化及其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驱动的现实意义的认识。
举一个例子来说,当人们沉浸于征服自然的乐趣当中的时候,盲目改造自然的恶果悄然袭来。例如水资源的问题。我们知道生产1吨小麦要1000吨水,生产1吨玉米要1200吨水,而生产1吨稻米则要2000吨水。我国西北地区人均水的占有量仅是1781吨,与全国人均占有的2200吨还差很多。所以水资源不足影响农业生产是很严重的,再加上自然灾害,那就更厉害了。这样的情况又造成了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所以荒漠化的面积在我们国家有很大的扩展,现在有267.4万平方公里土地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