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死,是爱》备课资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选修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23 21:31: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10字。
  《不是死,是爱》备课资料
  自学指导
  一、这是十四行体的抒情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充分体现了抒情诗的魅力,即:不是简单地抒发一种感情,而是展开一段丰富、曲折的情感过程。这首诗开始以回忆的语调,感叹了有关时间的“诗人的古调”,继而反观自己命运的不幸、死亡的威胁,满怀哀伤,但在最后调子又昂扬起来,诗人自己设计了一场问答,肯定了“爱”的力量。从开头到结尾,起承转合,令人回味无穷。
  二、诗中有一个关键的意象“神秘的黑影”,它的出现为诗歌染上一种不祥、可怕的氛围,但最后那“银铃似的回答”,又驱散了这种氛围,使诗意豁然明朗。
  三、这首诗讨论的是“死亡”和“爱”的关系。从某个角度说,它们都具有不可抗拒的性质,同样笼罩了人的生命。对于患病的诗人来说,这彼此对立的两种力量,却同时作用在她身上,形成戏剧性的冲撞,而爱的胜利也是人脆弱生命的价值所在。
  参考资料
  一、关于白朗宁夫人
  伊丽莎白•巴雷特•白朗宁(1806—1861),19世纪英国女诗人。自幼体弱多病,早年坠马致伤,长期卧病在床。但她有强烈求知欲。她的诗篇受到诗人罗伯特•白朗宁青睐。他俩通信,并相爱成婚,客居意大利。她在那里投身于奥地利摆脱意大利统治的解放斗争。著有抒情诗集《葡萄牙的十四行诗》等。她的诗歌的特点为语言流畅,感情细腻。
  ……
  伊丽莎白•巴雷特•白朗宁是罗伯特•白朗宁的妻子。夫妇二人都是19世纪英国杰出诗人,都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当罗伯特向伊丽莎白求爱时,她暗中陆续写了44首充满真情实感的十四行诗,抒发了自己对心上人的坚贞爱情。可是她始终深藏这些诗篇,直至结婚后才拿给丈夫看。一天,她把这些十四行诗的诗稿偷偷放进丈夫的衣袋里,对他说如果他不喜欢这些诗,就把它们销毁。罗伯特•白朗宁看了这些诗后,深受感动,对妻子说:“我不敢把这些自莎士比亚以来写得最好的十四行诗仅留给我自己欣赏。”于是,这些诗得以公开发表。伊丽莎白•白朗宁曾对一位葡萄牙古典诗人十分敬佩,丈夫就给她起了一个绰号:“小葡萄牙人”。她的这个诗集因而得名:《葡萄牙的十四行诗》。这个著名的爱情诗集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系列十四行诗的范例,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佳作。精练的诗句和横溢的才华,充分体现了热恋中的女诗人对未来丈夫的真挚感情。这个诗集的出版,曾被视为英国诗坛上的一段佳话。诗集中不少佳作被誉为英国诗歌中的珍品,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赞赏。
  (选自《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二、情诗赏析(方平)
  先介绍一下十四行诗体。
  十四行诗的故乡在意大利,原是配合曲调的一种意大利民歌体,后来演变为文人笔下的抒情诗。文艺复兴早期,著名的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1304—1374)采用这一诗歌体裁,写下了著名的歌颂爱情的诗集。到16世纪下半叶,英国一些宫廷诗人把“十四行”这一诗体从南欧移植过来,在英国诗坛上风行一时,而以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1598)最为著名。以后英国文学史上每一时期的重要诗人,像弥尔顿、雪莱、拜伦、济慈等都写过十四行诗。《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是白朗宁夫人的代表作,历来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珍品,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相媲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