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ppt15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6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22 20:12:1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23张。配有教案,约3860个字。
老王
  一、       教学目标
  ⑴理解、积累字词“伛、惶恐、荒僻、塌败、取缔”等。
  ⑵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理解老王的“苦”和“善”及作者的“善”。
  ⑶引导学生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察老王的善良,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关爱,以善良去体察善良。
  三、教学难点: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积累生字词“惶恐、荒僻、取缔”等等。
  掌握课文发展,了解老王的事件。
  教学重点:理解老王的“苦”和“善”
  四、教学步骤
  1.导入
  我们昨天刚刚学习了杜甫的诗歌,现在我们看一首现代的诗歌。诗歌中车夫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严冬还是酷暑,他们都要奔跑在看不见尽头的路上。常年的劳苦时他们弯腰驼背,双鬓染霜。今天我们就随作者杨绛走进一个车夫老王的生活,看看车夫是怎样的一个人?
  2、作者简介:
  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饭茶》等,译有《堂•吉柯德》(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其丈夫为钱钟书,即本文中的“默存”,有作品《围城》。
  4、背景介绍: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文中提到“干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干部集体下放劳动锻炼的场所。(可以穿插某个以“文革”为背景的电视、电影以加深学生对“文革”的感性理解。)
  3、在进入课文之前,我们照例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看看我们的生字词:
  伛、惶恐、荒僻、塌败、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骷髅、滞笨、愧怍(惭愧0)
  4、预习之后,你觉得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揭晓这个谜底吧
  5、研读1—4自然段,
  (提示:老王的职业是什么?他的生活怎么样?他有什么生理缺陷?他的居住条件怎样?(板书:职业—蹬三轮车;失群落伍,孤苦伶仃;身体—残疾(独眼);居住条件—塌败的小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