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22张,说课稿约2000字。
《化石吟》说课稿
尊敬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张锋的科学诗《化石吟》。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课文的特点
《化石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课文是一首科学诗,以诗歌的形式,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重点)
2).学习快速阅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重点)
3).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选择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范读法: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富有韵律美,同时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二人称“你”称呼化石,亲切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赞叹之情。非诵读不能体会其美。所以我采用范读法,引导学生感受其中情感之美和音乐美。
2、联想想像法:亿万年前地球上神奇的景象,化石作了一一的记录,科学家据此复原了古生物的形象,要求学生根据诗歌所提供的素材描绘出想象中的远古世界,并以优美的语言,有条理的思维描画一翻,这对于锻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3、讨论点拨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的探究诗歌的内容和首尾呼应的结构美。
三、说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诵读体悟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说教学设想: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设计成一课时,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完成教学。
五、说教学程序: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课前准备:熟悉课文并查找化石的有关资料。
(二)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木鱼石的传说》,在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就这句歌词提出疑问:“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理解,使学生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