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16 12:51: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40字。
《渡荆门送别》教案
  一、导入新课 
  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学生齐背这首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今唐.李白《静夜思》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乡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教学新课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落笔时风雨之震惊,诗成后鬼神为之哭泣。称誉能产生震撼人心效果的文艺作品。)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2、简介写作背景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四、品读赏析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