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4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13 13:15: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分3课时设计,约9090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种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5.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修、窥、美、私、昳、蔽、刺”等词语的意义。
  2.归纳“朝、孰、诚、方、善、间”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教具准备
  录音机、《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
  2.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教学步骤]
  导语
  唐朝名臣魏征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正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他敢触龙颜,一针见血地指出皇帝的过失;唐太宗纳谏如流,及时改正自己地错误。圣君、贤臣,使唐王朝的政治稳定,国泰民安。战国时期的邹忌也是齐威王的一面镜子,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自学指导]1.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战国策》原名《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至于这部书的作者,已不可考。全书共33篇。《战国策》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共245年的历史。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兼并战争比春秋时代更为频繁激烈,各诸侯王纷纷招揽谋臣策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于是“士”这一阶层活跃起来,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战国策》就是着重记述这些策士们的言行的。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史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邹忌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