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2、 学习文中细腻的描写,诗意浓郁的风格
3、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
人与动物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
一课时
一、 导课
漫步于乡间小路上,道旁树枝上的片片新绿告诉我们:春天来了,驻足聆听,时不时传来鸟
婉转的吟唱,真可谓“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这些不知名的鸟儿,我们不曾用笼子养过,在我们空气清新的乡间,鸟儿属于美丽的大自然,倘若有一天,它们走进我们的生活,你会怎么样对待它们呢?我们一起来了解当代作家冯骥才养鸟的故事,一起来学习他的《珍珠鸟》。
一、 整体感知,听读课文,思考:
1、“真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我怎样对待鸟的?
3、鸟儿是怎么样一步一步靠近我的?
4、 我从与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能感受?
二、 合作探究,感悟理解,思考:
你认为文中描写鸟的句子中哪些写得最好?说出理由。
鸟笼的环境:优美、静、安全
鸟的色彩:美丽
鸟的外貌:可爱
鸟的动作:活泼、顽皮
鸟的神态:憨真
三、 联系生活,谈谈感想
四、 对比阅读
牛 冤
庄稼收过之后,大雁南飞。
屯里游手好闲的,弄一杆“砂枪”去猎雁。那砂枪“苗子”(枪管)长长的。有三道亮亮的铅箍儿,拢砂子(霰弹),很准。人们埋伏在水泡子旁,或是南归之雁可以落脚的地方。大雁警惕性很高,不落,它们选一望无际的田地觅食。开始它们可以与拾穗的孩子共处,于是猎人装成拾穗的。上了几回当,雁便见人就飞了,可是独不怕野牧的牛。
猎人就隐在牛侧,暮霭中悄悄接近大雁。看看距离够行上了,猛地直腰,雁群惊起,在扇动翅膀时,猎人扣动板机,火光一闪轰然作响,在雁群惨叫声中,羽毛翻飞,鲜血迸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