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绕不去的情愫——“民俗”主题阅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八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9 12:32:1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20字。
  安徽省 蒙城县 双涧中学 丁延伸 邮编 233521 
  萦绕不去的情愫
  ——“民俗”主题阅读
  【编者寄语】
  “生于斯,长于斯”,故乡给予了我们生命,故乡的民俗文化给予了我们丰富的营养。回想起来,恐怕每个人都要留恋童年时代卖货郎那韵味深远的一声吆喝,留恋村间那趣味横生的一场乡戏,留恋过节时那啪啦作响的一串鞭炮,留恋母亲那亲手烹饪的年糕……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它就像血液一样注入了我们的身体,不需要注意到它的流动,而它却无处不在,维持着我们的生命。魂牵梦绕,故乡的的民俗啊,我今日融入你的怀中……
  【美文赏读】
  ●精读
  江南的叫卖声
  徐海燕  
  踏上江南的土地,从狭窄的弄堂中传来一声“阿要白兰花”的悠悠叫声,顿时使你有浸润心田的那种柔肠温情,让人感受到江南的神韵和水乡的款款风情。你会从绵绵的烟柳中,翘角的飞檐上,披满青藤的石拱桥下,领悟到水乡这块土地的灵气,连卖花女子的叫卖声也像水磨糯米粉那样妩媚销魂。 
  “水红菱要吗?”又是一声清脆入耳的叫卖声,它拖着吴侬软语的长腔,湿漉漉也像从水中捞上来。如今年轻姑娘上街卖红菱已不多见,但从这些身扎碎花围兜的中年妇女身上似乎也隐约感到水乡女子那迷人的风采,“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也许更像一幅水圣中国画,淡墨重彩总相宜。你要是称上一斤翘角的水红菱,剥皮入口,似乎一下子吮吸到了大地的乳汁,记忆永远定格在小桥边。 
  江南的叫卖从根本上区别于北方的吆喝,它没有那么粗犷热烈,它像一首唐诗那样婉约舒缓,像春雨拍打着璃壳的长窗,更像垂柳轻拂堂前,让你身心飘逸如水,仿佛在听着一支拖着悠悠长腔的昆曲。在你心灵不设防中缓缓走到她身边,也许你自己还没有完全明白过来,钱已经掏出了口袋。 
  江南的叫卖能打开老人尘封的思绪,回到蹦跳的童年。也许是某一天的放学后,“香炒热白果,香亦香来,糯亦糯,一个铜板卖3个”,于是口袋中一个铜板换来了3个烫手的热白果,留下一只挖去中问的果实,成了一只响亮的果哨。似乎哨声犹在,双鬓已经斑白,一声叹息,多少事可以重来? 
  江南的叫卖含蓄而又耐听。北方的大蒜长得又粗又大,襄上面饼咬上一口脆生生的,而南方的小葱长得又细又纤,白花花的根须一根不乱,像“窈窕淑女”,更像“小家碧玉”。卖葱时总忘不了冠上一个“香”字,虽然这些都是老妪的活计,但在叫卖时拖着长长的声腔“香葱阿要”也许就冲她一个甜甜的“香”字,你走在光滑的青石板路上,滴水的屋檐下也会忍不住回眸张望。 
  要读懂一本书不容易,要读懂江南的一个小镇也不容易。俗话说:入乡随俗,那么你先从聆听镇上的叫卖声开始吧。选秋风乍起,正是菊黄蟹肥的时候,在高高的石拱桥上一只只塑料盆里满是吐着白沫的大闸蟹,“清水大闸蟹要吗?”多么叫人亢奋的声音。似乎这么一喊,张牙舞爪的螃蟹也变得斯斯文文起来了。 
  “栀子花茉莉花”……声声叫卖使小镇变得热闹起来。这亘古不老的声音,在爷爷的爷爷口中传来,还将会在孙子的孙子口中传下去。
  选自2007年第12期《都市文萃》 
  品读:江南的叫卖声有“浸润心田的那种柔肠温情”,它清脆入耳,又婉约舒缓。为突出这一特点,文中不但巧妙运用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而且还拿它和北方的吆喝进行对比,使中心鲜明。读罢此文,我们感觉到,作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江南叫卖声的妩媚销魂,那字里行间所流淌着的,不正是作者满腔的乡愁吗?
  思考:
  1、阅读全文,说说标题可以改为“江南的吆喝声”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