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教学设计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7 19:5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90个字。
  《绿》教学设计
  上津镇初级中学祝东升
  教学内容
  课题
  名称 绿 学科 语文 总课
  时数 2课时
  版本名称 江苏教育出版社 年级 九年级 册次 上册
  单元章节名称 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 页码 第221-215页
  教学分析
  教材
  分析 《绿》是朱自清先生《温州的踪迹》一组散文中的第二篇,写于1924年。全文选择了三个观察点,由远到近,从高到底,依次写了瀑一亭一绿。《绿》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它的重点不在于记述游踪和见到的种种景物,而通篇紧紧围绕梅雨潭的绿,抒发了自己对生机勃勃的绿的向往,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五四”时期勇于进取的精神。
  《绿》篇幅短小,章法严谨,新鲜贴切的比喻和叠字的应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成功运用了烘托的写法突出了梅雨潭的绿的美。
  文本对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同时可以从文本中学到多角度细致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养成读书动笔的良好习惯。
  2、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掌握成功的烘托手法和多角度的描写。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作者选择的“三个观察点”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2、学习抓住“文眼----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感情。
  教学
  重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感悟“绿”深刻的意义,感受作者的情怀。
  2、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3、多角度的描写方法。
  教学
  难点 准确生动的语言,多角度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教具:教科书、课件(梅雨潭的配音朗读、朱自清视频介绍、梅雨潭相关的图像)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教学
  环节 学生活动
  预设 教师活动
  预设 设计
  意图 执教者个性化调整
  出示目标激情导入 1、读课文提出疑问导入。
  如:从神奇的九寨到茫茫的竹海,从“春来江水绿如蓝”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我们见过浅绿、嫩绿、翠绿,什么是“女儿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