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6370个字。
初三语文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拾级(shè)崭新(zǎn) 蓦然(mò)虔诚(qián)
B.纤细(xiān) 棱角(léng) 绮丽(qǐ)褴褛(lǚ)
C.俨然(yǎn)惘然(wǎng) 褒贬(bǎo)嗜好(shì)
D.攒聚(cuán)栈桥(zhàn) 执拗(niù) 楹联(yí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明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是你去呢,还是他去,我始终拿不定主意。
D.毛泽东同志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97页)。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30年来,泰兴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
B.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营养丰富的乳汁。
C.某旅游景点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能否提升学校教学管理能力。
B.部分家长目前认为现行的体育中考使得学生戴着“紧箍”锻炼,达不到预期效果。
C.为了防止大灾之后无大疫,驻榕某部医院的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D.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航海先辈们的开拓进取、崇尚科学的精神,重铸航海辉煌。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案件)猛浪若奔(奔跑) 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B.吾妻之美我者(美丽) 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乃丹书帛曰(用丹砂)
C.春和景明(日光) 皆朝于齐(到)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
D.惧有伏焉(在那里) 今或闻无罪(也许) 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对)
6.将①~⑤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①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②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
③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
④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⑤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
A.⑤②④①③B.①⑤②④③C.②③⑤①④D.②④①⑤③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38分)
一、按要求答题(共36分)
7.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1) 糟蹋 (2) 纹丝不动 (3) 寻根问底 (4) 郑重奇事
(5) 烦琐 (6) 浮想联翩 (7) 一愁莫展 (8) 如愿以偿
(9) 浚工 (10) 世外桃源(11) 销声匿迹 (12) 急不遐择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①~⑥每题1分,⑦~⑧每题2分)
①盛名之下,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③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④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 。
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⑥无可奈何花落去,。
⑦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⑧古诗词中多有以景物描写衬托离愁别恨的诗句,请任举两句。(连续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唐朝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完成下列问题。(5分)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1) 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 试简要分析“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