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ppt7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八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1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6 8:21:5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22张。以自学为主,老师适当指导。配有练习,约2200个字。
  文汇中学初二年级(上)语文自学指导书—教材(人教版)
  (编号:2008  —2009 学年第一学期第003 号)
  课题:蜡烛课型:讲读课主编人:丁光楣审核人:张雪平印发日期:2008/09/05          
  学生信息:班级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通过动作、环境等多角度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体会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凝成的友谊。
  二、预习题。
  1、给下列标蓝字词注音:
  烧灼(zhuó)桥头堡(bǎo)地窖(jiào)匍匐(pú fú)腋(yè)下拂(fú)晓瓦砾(lì ) 
  颤巍巍(wēi)育乞西(qǐ)契柯拉耶夫(qì  kē yē)舀(yǎo)鞠躬(jū gōng)
  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烧灼:烧,烫,使受伤。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尽。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肃穆:恭敬庄严地站立着。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3、了解本文的六要素。
  三、学法指导
  1、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写?
  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对蜡烛的七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五次交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2、小组分工合作,分别找出对炮火、蜡烛、黑围巾、对老妇人动作的描写
  之处,谈谈你的感受。(提示:对战争的感受,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或感受到的情感等等)
  3、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自学小结
  这篇战地通讯的个感人因素有哪些?
  五、中考写真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a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妇女。显然她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