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6810个字。
乌鲁木齐外国语学校 第十二中学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问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2小题,总分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
2、 本试卷共6页,由两部分组成,其中问卷4页,答卷2页。答卷前,请先在答卷规定的位置认真填写班级、姓名。
3、 所有答案(包括作文)必须用黑色或蓝色墨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或另加页均无效。答题时请对准题号,把答案写在答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第6题7分,第7题8分,其余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拮据(jié)扶掖(yè)喑哑(àn) 心无旁骛(wù)
B. 襁褓(qiǎng)睿智(ruì)煞白(shà) 怒不可遏(jié)
C. 抽噎(yè)妖娆(ráo) 栈桥(zhàn)强聒不舍(guō)
D. 恣睢(zì)田圃(pǔ) 陨落(yǔn) 情不自禁(j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嗤笑凌架恼羞成怒歇斯底里
B.亵渎谀词无与伦比黎民百姓
C.喧嚷繁衍重蹈复辙断章取义
D.嬉闹汲取温声细雨恪尽职守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C.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D.充满魅力的画面与逼真的音响效果相得益彰,使这部影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5.与下列课文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隆中对》——陈寿——《三国志》——三国
B.《望江南》——温庭筠——《全唐五代词》——晚唐
C.《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雨果文集》——法国
D.《敬业与乐业》——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近代
6.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
⑴__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⑵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⑶____________,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山坡羊《骊山怀古》)
⑷《出师表》一文中,表明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⑸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明词人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⑴一个小女孩看见一只蛾奋力要破茧而出,她为了帮它的忙,便拿出小刀来,小心地把茧划破,让蛾出来。蛾出来后,一直鼓翅,但始终飞不起来。最后,翅膀终于垂下去,那只蛾死了。
①请你写出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 。
②结合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类似的现象,请你举出一个例子?
⑵请模仿下面对《水浒传》中宋江这个人物的简介,选择这部文学名著中一个人物,作一简单介绍。
宋江,人称及时雨,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因协助晁盖等逃脱官府缉拿,被其老婆阎婆惜发现。阎婆惜趁机要挟。宋江怒杀阎婆惜,被迫上梁山。后宋江被众好汉推为梁山首领。
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