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48
- 资源简介:
约2050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沛鸿民族中学xam123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战国策》。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4、积累文中素材,为写作服务。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积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想
板块式教学:一是朗诵积累;二是鉴赏品味;三是素材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
唐太宗李世民对敢于直谏的魏征的一句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选自《战国策》的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课题)
解题:
1、题目有几层含义?讲解“讽”。
2、本文涉及的两个人物你了解多少?
课文赏析
(一)、朗诵积累(师生互动)
1、读准句子
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昳 窥 间进期年谤讥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注意朗读节奏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
2、理解文意
回忆内容(用课文原文回答)
①、邹忌是怎样与徐公比美的?他的妻、妾和客人是怎样回答的?
②、邹忌从妻、妾、客人的回答中,受到什么启发?哪些话可以看出邹忌有自知之明?
③、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蔽”的?
④、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3 、积累文言知识
①、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