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0张。有教案,约1900个字。
15.说“屏”
授课教师:赖文龙
授课班级:八年级A班
日期:2008年11月23日下午第一节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的知识。
2.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唤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3.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明确文中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进一步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4.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
教学重点
了解屏风的知识,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明确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理解引用的古诗词句的诗意。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搜集材料,制作课件,布置预习。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1.欣赏“屏”的图片,从《口技》“撤屏视之,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今天,我们聚焦“屏风”,再次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超群智慧。(板书文题)
2.介绍作者:陈从周(1918—2000),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昆曲。著有《说园》、《苏州园林》等学术专著,其中《说园》最为精辟,“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影响力之大,其远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
3.屏的历史:早在商周时候就有屏风的记载,它起到分割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其制作和装饰都已经相当精美。
二、出示学习目标(略)
三、自学质疑
(一). 教师提示一些需要积累的词语。
(二).欣赏录音朗读,学生边听读边思考问题,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出示问题组(出示图版):
1、从文中找出一句话,给“屏”下个定义?
2、本文介绍了“屏”的哪些知识?
3、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4、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5、文中多处引用了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6、作为科学小品文,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三).学生质疑
学生自由发问,提出思考后的疑难问题。
四、探究析疑
(一).听读完后,四人小组围绕上述出示问题开展讨论。
(二).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分别出示下列内容)
1.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2.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