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1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25 12:46:2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40字。共1课时。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江苏省徐州市九里区九里中学  刘培培 221000 手机:13505208442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教学设想】
  短篇小说在高中课本中占相当多的篇幅,新课标还将“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莫泊桑、契柯夫的作品列为名家名著必读行列。这么多文章一篇篇讲是不可能的,针对这类故事性很强的中外名著教给学生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才是主要的,通过一篇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其他类似短篇小说。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两点经验,一是诵读、二是设计问题。诵读分为三步:初读:明确小说情节、环境,主要人物;再读:把握文章主旨思想,体会其教育意义;品读:赏析文章语言,掌握作者写作特色。诵读中要求解决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诵读,在诵读中不由自主开始思考问题答案。下面就以欧-亨利的著名小说《最后的长春藤叶》为例具体讲解。
  【教学目标】 
  1. 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 体味欧•亨利似结尾的妙处,赏析“含泪的微笑”的艺术特点
  3.通过主人公身上的亮点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重视友情的意识,培养他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 
  【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难点是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赏析“含泪的微笑”的艺术特点,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教学方法】导读、启发、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这样的季节,我们漫步校园,看到的总是落叶满地,即使有枯黄的叶子挂在枝头,仍是摇摇摆摆,随着冬风的到来,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而有这样一片小小的叶子,永远不会掉落,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这是一片怎样的叶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欧•亨利笔下的这片神奇的叶子,《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作家、作品简介 :
  1.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
  欧•亨利一生写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大部分反映了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这些作品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微笑”的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作品往往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出人意料的结局,故事奇特又耐人寻味,情节动人而笔触细腻。
  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三、教学过程: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们知道每一篇文章的学习都离不开“读”,那么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大家先来讨论一下,你觉得像这种故事性很强的中外名著我们应该怎样通过“读”来掌握课文内容?
  初读:明确小说情节、环境,主要人物
  再读:把握文章主旨思想
  品读:赏析文章语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