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25 8:27:1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90字。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第三中学 郭春根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体会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情达意作用。
  3.感受旧中国的苦难,激发师生爱国豪情。
  4.理解“土地的誓言”的深刻含义。
  5.学习诵读、品读、创读、设问研究等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故乡土地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品析作者的抒情方式,揣摩诸如“炽痛”“埋葬”“呻吟”等词语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立体感知“九一八“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立体感知抗日救亡的斗争精神和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从而为学生理解本文作好铺垫。
  2.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究精神。
  3.运用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说一说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表达阅读体会,感受散文语言的魅力。
  4.运用“导读、诵读、品读、创读”等方法,帮助学生读懂有内涵有深度的文章。
  【教学流程】
  一.悲情导读
  1.课前播放“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音乐《松花江上》的影片,营造“抗战”时期的氛围。
  2.教师演唱《松花江上》。
  3.教师:同学们,刚才课前,进入教室以后,通过大屏幕,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通过音乐,你感受到了什么?  对。我们听到了凄苦、哀怨的音乐,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目不惨睹的画面,比如街头的满地横尸、断臂残肢、日本兵枪杀中国百姓、被日本兵的子弹击窜孔洞的头颅……我们听到了凄厉、悲愤、悲壮的歌曲《松花江上》。
  4.教师:你知道这一影片资料再现的是什么时候的真实场景吗?  对。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三省发动的“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九一八”让中国人民妻离子散、四处逃亡。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端木蕻良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爱国之情写下了《土地的誓言》。现在,请同学先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教师点击课件,显示下列文字:
  6.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听读的时候,你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教师:说得对。一是可以在心里默默地跟着读;二是尽量在头脑中发挥想像,将文字转化成画面或影像;三是题目为“土地的誓言”,请同学们找出有关比较直接地表达“誓言”的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