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0张,选修课课件。本课件为市级观摩课课件,是《文章写作与修改》中的“捕捉动情点”一课。全部为自己设计,得到人民教育出版社派往湖南的调研教授当场好评。有课件,并有详细教案。
捕捉“动情点”,感动“你我他”(观摩课)
——《文章写作与修改》(选修)
教学日期:2008-11-13 第 11 周 星期 四 第 1 节
科目:语文 教学班级:高中2008级2 班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一期
教学目的 :
1.思想教育:学会感动,用心触摸,培养学生爱生活的情怀。
2.知识传授:学习捕捉“动情点”,学会选取生活中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3.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写作运思的技巧。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怎样抓住“动情点”。
教学难点:理清“动情点”与文章结构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很多人看来,写作并不轻松,有人曾经用一副对联描写写作的愁苦情状
上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下联: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写作运思真的很难吗?这个“难”字可否去掉?
让我们来看看两位法国艺术家说过的名言。
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文学家乔治•桑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学生齐读)
二、感悟:何为“动情点”?
1、播放公益广告视频《给妈妈洗脚》。
学生回答:本片带给你什么样的“点滴感动”?
2、写作中的运思,关键是要捕捉“动情点”!
3、问:何为“动情点”?(“动情点”:情感的触发点。)
例:《噪音的世界》作者情感的触发点是:
明确:在于外界环境对心情所产生的影响,即由工地的闹而引发一系列的感受和感想。具体内容是对现实生活中充斥着钢筋水泥的纷乱嘈杂感到烦躁,转而向往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清凉。
4、说明:或触动你的心灵,或牵动你的情思,或引发你的思考,或启迪你的智慧。
简单地说,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的情思的人、事、物。它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根白发,一句话语;也可能是一排大雁,一座高山,一条小河,一间老屋,一朵鲜花;还可能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甚至是一个极微不足道的细节……古人见柳思离别、望月念故人、赏秋悲人生、遇水生愁绪,在那一刻,柳、月、秋、水就是诗人的“动情点”。总之,它能触动你的心灵,牵动你的情思,引发你的思考,启迪你的(写作)智慧,使你久久不能忘怀,甚至成为你刻骨铭心的记忆。
三、探究:如何抓住“动情点”?
1、导:化用罗丹的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动情点”,而是缺少发现“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