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00个字。
捕蛇者说柳宗元
主备人李崇碧
教学目标
1 了解“说”的特点。
2 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3 掌握本文言字词句
4 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说”的体裁特点;
难点
正确评价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教学中始终要注意这点。
2、本文词语量大,实词以数十计,虚词“之、以、而、乎、焉”等均各有多种用法。讲明词义(实词、虚词),这是本文教学中要用相当时间来完成的重要任务。
3、加强诵读、背诵练习。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引读
投影白居易《买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帷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读了白诗,我们已初步感知到唐中期后人民赋税之重、生活之苦难。今天让我们学习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具体了解一下古代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社会现实。
二、 初读
朗读课文。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读毕,酌情讲评。(出示投影)
1、作家柳宗元字,山西人,世称,又称,唐代著名文学家,“”之一。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我们学过其中的
2、文体“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马说》说明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道理;《爱莲说》说明了“莲,花之君子者也”的道理. 《捕蛇者说》说明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道理。“说”,这种文体。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研究这点。
3、字词
啮()腊()饵()瘘()
嗣()徙()
踣()藉()隳()恂()
缶()弛()俟()孪()
几()死者数()莅()蹙()
4、了解本文的结构
全文共5段,可归纳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写毒蛇之毒和永州人争捕毒蛇的原因。
第二部分,叙述蒋氏一家及乡邻们的遭遇。
第三部分,点明全篇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