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930字。后附学案。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成语的特性;
2. 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成语设误的几种类型;
2.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3.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成语的性质
成语具有一定的特性,如褒贬色彩,对象性,多义性等等。了解这些特性,对成语的记忆、运用大有裨益。
1.多义性
许多成语,具有多义性。有的既有褒义,又有贬义;有的除本义之外,还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
按图索骥:既比喻做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旁若无人:既可以形容为人高傲(贬义),也可以形容态度自然。
想入非非:既指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完全脱离实际(中性),也指胡思乱想(贬义)。
平铺直叙:既可形容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贬义),也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加修饰,直接地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意思(褒义)。
难兄难弟:指彼此曾经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难”读nán),也可以讥讽二人同样坏(“难”读nàn)。
2.褒贬色彩
成语也有感情色彩,一般分为褒义、中性、贬义。运用时就要注意与全句的内容和谐一致。如:
例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如鹜。
例2: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曾来哈尔滨演出,获得了成功;无独有偶,今年夏天,小提琴女演奏家俞丽拿也来哈尔滨演出,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例3:《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以上两例皆属弄错褒贬色彩。“趋之如鹜”是比喻许多人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含贬义。“无独有偶”是指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胸无城府”形容襟怀坦白,不隐瞒什么,含褒义。
3.语法功能
从语法来看,成语是一种短语。短语的语法功能类型有名词性、动词性、形容性等。每一种短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不同,充当的句子成分也就不同了。如:
例1.往事过眼云烟,令人不堪回首。
例2.他津津乐道地讲他过去的战斗经历。
以上两例,皆因没搞清成语的语法功能而出错。“过眼云烟”是个偏正短语,具有名词性,不能作谓语。“津津乐道”具有动词性,在句中充当“讲”的状语而造成语意重复。
及物动词后可以带宾语,但具有动词性的成语,其后就不能带宾语了。
例3.我们地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的同时,还应该发扬光大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例4.只要你能设身处地想一想,你就不会求全责备我了。
以上两例中的成语都带了宾语。例3应改为“还应该把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例4应改为“你就不会对我求全责备了”。
4.方向性
有些成语的意义有谦虚、恭敬之分,这类成语就具有方向性。含谦虚之义的,只能对自己;含恭敬之义的,只能对别人。如:
例1:你初来乍到,工作上有什么问题只管问我,我一定不吝赐教。
例2:你就放手干吧,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以上两例中成语,都颠倒了方向。“不吝赐教”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而不帮助别人。“鼎力相助”是对别人帮助自己表示感谢,而不是指帮助别人。
5.对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