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60字,分三课时设计。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教 案
长沙市雅礼寄宿制中学 张国华
单元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中的名句。
2.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体例,体会《左传》的叙事风格。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史学著作及史学思想。编写内容由经典原文、相关读物、大视野三部分组成。“经典原文”《晋灵公不君》是《左传》中的著名篇章,文不甚艰,故事生动,剪裁得当,叙事流畅,人物形象饱满,性格鲜明,较鲜明地体现了所谓的“春秋笔法”。教学时,可把课文的叙事艺术与对“春秋笔法”的辩证认识作为教学的重点。“相关读物”所选《史通》是中国史学理论名著,节选部分论述史书的“直书”原则,列举了大量事例说明直书的难能可贵,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大视野”所选翦伯赞《怎样研究中国历史》是同类文章较浅近的,文章对古代史书的体裁、史学的发展历程、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等问题,都有深入浅出的解说。
高二学生有一定量的文言知识积累,可通过工具书和注解理解文意。语法句式等现象需要点拨。
必修一学过《烛之武退秦师》和《史记》的一些作品,对《左传》的叙事艺术有初步的了解,需要系统梳理知识。
“春秋笔法”秉笔直书的文化内涵相对陌生一些,需从阅读指南入手难点突破。
这个单元的学习,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强调文言文的朗读,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尤其是文言词语的积累,要能跨过语言的障碍,把握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本质和深刻内涵。
整个单元的教学,安排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晋灵公不君
一、教学要点
1.积累文言字词。
2.理解赵盾、晋灵公、董狐以及武士们等形象。
3.理解春秋笔法,如寓褒贬于事,如秉笔直书而合于礼法。
二、课前预习内容
(1)文言基础知识
A.通假字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辟-避
宣子田于首山 田-畋
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 竟-境
反不讨贼 反-返
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阙-缺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 诒-贻
B.词类活用
晋灵公不君 不君:不行君道。名作动。
饮赵盾酒 饮:给……喝。使动用法。
提弥明死之 死之:为之死。之:指赵盾。为动用法。
C.宾语前置句
莫之继也 那么没有谁能够接着您去劝谏了。
其我之谓矣 大概是说得我吧。
D、重点字词
①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
( 宰夫,厨子。过朝,经过朝堂。)
②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没有人接着您进谏了。"莫之继也"即"莫继之也"。莫:否定性的无定代词, "没有谁"。之:代词,指赵盾,等于说"您"。"之"在这里做"继"的宾语。
③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补过,补救过失。衮,衮袍。这里指君位。)
④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