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初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5/20 2:1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1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古代诗歌的能力;培养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
2、 训练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其自身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 培养诗歌朗诵能力。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意象丰富,虚实结合,且气势雄浑,适合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朗诵能力;
    教学对象是派位招收的七年级新生,学生层次不同但思维活跃;而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还有待大力提高。
教学方法方面,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以上特点,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音乐、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以评析学生按诗歌内容的绘画作品为课堂主体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讨论、练习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等目标。
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准备参考书和工具书,学习小组合作了解背景知识并疏通诗意;课前三分钟欣赏民乐合奏《大浪淘沙》;
2、 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每人绘制《观沧海》图,要求画面尽可能符合诗歌内容且越详细准确越好;
3、各小组推荐优秀绘画作品,师生一起点评。评比标准:画面符合诗歌内容,作到详细准确。
注意一些需学生理解的词语:澹澹 竦峙 萧瑟 星汉等,评比绘画作品内容是否准确无误时引导学生谈出词语意义,借评画而疏通诗文。
注意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