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教案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12 21:20: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20字。
  《一个人的遭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认识战争对人的摧残。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与文本展开对话,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深重的战争创伤。小说中对索科洛夫的心理描写很是细腻,集中表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深重创伤,因而定为教学重点。
  2.深刻的情感体验。凡尼亚的遭遇是索科洛夫“遭遇中的遭遇”,说明战争不仅给战争的经历者带来灾难,同样给无辜的人带来痛苦——这就是战争中人的遭遇。深刻的情感体验对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定为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曾参加四年的卫国战争,期间遭受了家破人亡的悲剧,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静静的顿河》。其中《静静的顿河》获得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小品文《考验》、《钦差大臣》;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开拓了战争文学的新领域。
  二、欣赏朗读
  播放整篇小说的配乐朗读,整体把握全篇,接受情感熏陶。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真预习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这篇小说曾经倾倒了千千万万个读者,苏联播放这篇小说时,莫斯科大街上行人驻足聆听,泪眼模糊;传到我国后,又有多少人泪飞如雨啊。小说节选部分也有几个与泪水相关的情节,请同学们找出来,研究一番,这样也许能帮助我们较好的解读这篇课文。(学生查找,明确)
  四、文本研习
  1.失去了儿子后,“我没有哭,眼泪在心里干枯了”,这是为什么?
  (1)学生回答明确:经历了许多苦难遭遇。
  (2)索科洛夫经历了许多苦难,请按照时间顺序概括说来,并找出情感起伏的词句。
  明确:【受伤被俘】→成功逃亡(激动极了)→妻女炸死(穿心的痛)→找到儿子(喜气洋洋)→儿子牺牲(埋葬欢乐)→领养孤儿(轻松光明)→【出来车祸(悲愁的心)】
  (3)索科洛夫曾经希望妻子女儿支撑自己挺过集中营中的苦难,但死去的不是自己,而是妻子和女儿;也曾经盼望儿子能拥有灿烂的未来,自己有一个美好的“老头梦”,但盼望到的不是凯旋归来的儿子,而是在“胜利的那一天”牺牲的儿子的尸体。我们想想吧,一个人有多少泪水能够伴着一个接一个的沉重打击啊!
  可是——
  2.遇到凡尼亚后,“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这又是为什么?
  (1)学生回答:同情孩子;身世相同;……
  (2)有的时候,评论的文字相对于优秀的作品来说,总是显得苍白无力。我们还是读一读哪些震撼人心的文字吧。
  指名读15、16两段。学生还可以找出感动自己的文字阅读。
  (3)凡尼亚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激动和狂喜?
  明确:渴望亲情,害怕再失去父亲,再去流浪。
  (4)索科洛夫的哪些举动同样让人感动?
  指名读18、19两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