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ppt3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7.6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11 15:46:3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31张,有朗读文件及教案。
  《观沧海》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3、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
  4、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 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 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东汉末年,朝廷昏庸无能,连年战乱,大地上血雨腥风,无数人战死沙场。地方豪强,横征暴殓,加之连连天灾,致使平民百姓民不聊生。在这乱世之中,只有一个人能傲视三国。
  时直乱世,乱世必出英雄,他就是-----(曹操)今天我们来学习曹操的《观沧海》,
  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同学们收集曹操的相关资料,下面请
  二 、 自主性学习
  1、《启航》40页完成第3题,(1)(2)填空    (齐读答案)
  2、请同学们在书上写出生字的拼音。             (核对答案)
  3、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自然停顿,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齐读)
  4、根据资料书上的提示,翻译这首诗歌的内容。                 (自由朗读)
  三、解题: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和词曲一样,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有的时候也用“幸甚至哉,歌以诵志”,意思是一样的。
  提问: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明确:题目是“看大海”的意思。 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过渡: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本首诗歌,老师给大家收集了一点背景资料,请看屏幕。
  四、写作背景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大败袁绍,以后军威大振,曹操更加雄心勃勃。
  五、课文范读,学生跟读
  六、学习课文。
  1、提问:诗人观察景物时的立足点在哪里?
  分析:诗人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所以碣石山即是诗人的立足点。
  2、问: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理解:“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齐读答案)
  3、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情况?“临”字做何解释? 
  理解:主要交代作者所处的地点和来此目的。“临”作“登临、登上”讲,“以”表示目的。
  4、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 
  ——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