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00字。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习案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寄宿制中学 张国华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1、盍各言其志 盍(疑问副词, 何不 )
2、敝之而无憾 敝(动次,用破,穿破 )
3、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夸耀) 施(表白)
4、一日克己复礼 一日(一旦。,表假设)
5、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成(构成) 形(显现) 倾(相向,相对)
单项选择题
6、《论语》现存多少篇( C )
A、10篇 B、15 篇
C、20 篇 D、25篇
7、判断下列说法哪一句不是孔子的言论( D )
A、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D是孟子的名言。
8、下面各句,从句子类型来看,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D )
A、何以利吾国 B、何以知其然邪
C、何适而无有道邪 D、龙逄斩,比干剖,……子胥靡。
解析:D项是被动句,而其他三项都是宾语提前句。
9、下列各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论语在先秦诸子散文里,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之作,记载了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B、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幻想国家退回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他的思想,是完全消极的。
C、孟子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战国时期,他提倡仁政和王道,并在各诸侯国中间积极游说。
D、儒家和道家思想,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他们在某些方面又有互补性,共同影响了我们民族思想的发展。
解析:老子的思想,也有积极的一面。
二、翻译下面语句。
10、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主。正言若反。
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超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小之所以能胜强,柔之所以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祸,才算是天下的君主。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