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小题,约5840字。
初 三 语 文 期 中 试 卷
成绩
(测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童稚(zhì) 积攒(cuán) 间隔(jiàn) 地壳(ké)
B、 闾左(lǚ) 繁衍(yǎn) 伛偻(qū) 霪雨(yín)
C、 怅惘(wǎng) 瑰宝(guī) 崛起(jué) 褒贬(biāo)
D、 花蕾(lěi) 恣睢(zì) 拮据(jié) 惬意(qiè)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B、我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像。
C、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D、人生的路啊,为什么,为什么总是充满了这样多的错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连战一行参观了被称为世外桃源的秦淮河夜色,品尝了秦淮风味小吃。
B、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C、风里混着汗臭味儿,一阵阵沁人心脾。
D、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要么是质量比沿海同类产品低,要么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B.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
C.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D.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5、 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2分)
A、《鼎湖山听泉》扣住“泉”字,有详有略地给山泉摹形绘神,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B、鲁迅先生曾于1919年返回故乡,将全家迁到北京。《故乡》就是以作者回乡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遇和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深忧虑。
C、《陈涉世家》、《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捕蛇者说》、《岳阳楼记》这些课文,是按作者生活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D、《格列佛游记》是一部讽刺小说,它通过格列佛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6、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君子好逑:配偶 岁赋其二:每年
朝晖夕阴:日光 锦鳞游泳:鱼
B.寡助之至:到 处处志之:助词
长烟一空:全、都 无问津者:渡口
C.篝火狐鸣:用笼子罩 树林阴翳:遮盖
去国怀乡:国家 乐其乐也:代自己
D.猛浪若奔:奔马 佳木秀而繁阴:秀丽
朝而往:表偏正关系 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
7、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之:辍耕之垄上(去、往) 怅恨久之(助词、无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 渔人甚异之(代见到的景象)
B、而:广起,夺而杀尉(表承接)八月份佣者笑而应日(表修饰)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承接)
C、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士卒多为用者(被)
为坛而盟(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D、以:祭以尉首(用) 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来)
8、下面空白处应填入的诗句分别是: ( )(3分)
在盛唐的诗歌中,有一类通常被统称为“边塞诗”,这些诗作内容丰富多彩,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盛唐边塞画卷。这里有__________的雄奇景观,有“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壮阔雪原,有 的风雪酷寒;这里有 的慷慨悲壮,有_________ 的惆怅无奈,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极度愤恨……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云疾如鸟
C、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E、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F、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133分)
一、 按要求答题。
9、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后按顺序改正在方格里。(4分)
○1 迥然 ○2 新陈代谢 ○3 万籁俱寂 ○4 寻跟问底
○5 污垢 ○6 千峰竞秀 ○7 相辅相承 ○8分道扬镳
○9 温罄 ○10玲珑剔透 ○11 心惊胆战 ○12 弛名中外
错别字
改正
10、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或补写名句。(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