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教案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6 20:49: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70字。
  化石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颂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丰富情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美,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蝴蝶化石                                三叶虫化石
  自然界有很多形态各异的化石,它们是从哪儿来的呢?科学告诉我们: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原因使这石头一样的东西令作者李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乃至要为之写下一篇诗歌呢?我们先听读一遍课文,试着感受一下诗歌的大体内容。在听读时,请大家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从范读中汲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教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诗歌的朗诵。
  (注意字词教学)屏幕展示读音易错易混的词语,做适当点拨。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大体感知诗歌内容。 
  问:读过诗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由学生作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必然导致自主阅读的结果存在差异,此环节教师只须把握学生对诗歌了解的程度,不要求学生讲得很细、很全。 
  2、同学们从诗歌中了解了化石的一些知识。那么,这首诗歌是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艺术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 
  集体诵读1、2节诗歌 
  问:这两节有什么突出的修辞方法? (可以提示学生注意这两小节标点符号的特点) 
  设问 
  问:通过设问得到了怎样的答案? 
  苏醒   神话   奇幻 
  苏醒:化石从亿万年前的岩石中被人类发掘出来;化石打开了人类认知地球生物进化史的大门。 
  这扇被打开的大门,向我们人类展示的是什么? 
  是一个个奇幻的神话。 
  那么它奇幻的表现是什么?3至6小节就是最好的回答。 
  二、研读(合作探究): 
  1、研读对象:3至6节 
  2、合作探究的目标: 
  A、找出核心句; 
  B、概括要点,举例。 
  3、学生分四个小组分别研讨3至6节。 
  4、研讨要点: 
  ①第3节: 
  要点:否定造物主     愚昧→科学 
  例:西方,上帝造人;东方(中国),女娲造人。 
  平凡的真理:人是由猴子进化来的。类人猿→类猿人→猿人→古人→今人。 
  ②第4节: 
  要点:裹藏生命信息 
  例:通过对化石里包含的DNA的分析,得知当年古生物的情况,将其外形复原。 
  ③第5节 
  要点:反映生命的进发(不息) 
  例:近年,在东北发现了一座山,山上有明显的地质分层,发掘出了不同地质时期的鸟类化石标本,反映了鸟类的进化史,吸引着全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前往采撷标本,由此可见,化石为我们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实物依据,也为我们展现了生物进化的规律。 
  ④第6节: 
  要点:雕刻家、魔法师 
  例:石油、煤炭→森林、地震 
  恐龙的灭绝→气候、彗星撞地球 
  5、小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