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80字。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专题复习教案—新闻类语段压缩
教学目标:1、明确新闻类压缩语段的几种考查类型。
2、掌握新闻类压缩语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新闻类语段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新闻类语段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2、掌握新闻压缩类型及解题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时安排:二教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考纲解读
内容解读
压缩语段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它一般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种是提炼要点,主要抓关键句或关键词;第二种概括观点,把某一具体的道理变成泛指的、通用的道理;第三种是组织导语;第四是拟定标题等等。
能力解读
E级,表达应用。
“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正确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要求做到语句简洁、语言简练、不遗漏主要信息,特别要注意字数要求。
二、考点分布
试题分布 考查内容
2008江苏 提取主要信息
2008广东 语段压缩及语言表达
2008山东 语言概括
2007广东,23 筛选信息,压缩成一段文字
二、命题规律
“压缩语段”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信息的抽取提炼能力,或概括内容,或提炼要点,或归纳主题,或给新闻提炼导语。
1、 提炼要点:主要抓住每段的关键句。
2、 概括观点:一个语段有时观点没有直接表明,这就要通过理性认识来概括出抽象的观点。一般要把某一具体的道理变成泛指的、通用的道理。
3、 削减内容:一个或几个语段内容庞杂,这就要化繁为简、去粗取精,从中心出发,削减冗余内容。
4、 组织导语:新闻(消息)的第一自然段往往是全文的中心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当然根据新闻的不同内容,导语也有不同的侧重。
2007年全国有八个省市考“压缩语段题”,形式多样,有概括新闻里的信息,有阅读寓言写出寓意,写人物简介,有概括人物事迹等,内容涉及面较广。
2008年全国有五个省市考“压缩语段题”,主要是给热点材料压缩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