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30 8:31:1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20个字。
  新教育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海门市三厂初中孙勇2008.9
  枣核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结构,理清行文线索。
  2.研读文本,准确把握作品中人物的内心情感。
  3.培养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资源 1、 学生:有旧知的积累。
  2、 文本:主题比较明确,重在感悟。
  3、 难点:整体感悟与语言表述。
  预习
  作业 1.字词及文学常识(《互动课堂》中“课前思考”1~5题)
  2.收集整理古代“思乡”主题的名诗句。
  3.结合文本阅读,思考:文中“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一句中“缺”的是什么?
  导学板块
  整体感悟 1、导入:同学们,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泪别家乡,漂泊四海,孤独无依,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句。让我们分享一下。
  ⑴学生展示诗句,教师补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⑵齐声背诵思乡名句(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黄鹤楼》)。
  ⑶归结:“思乡”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板书)
  2、板书课题。
  3、讨论:文中“可是我心中总像是缺点什么”一句中缺少的是什么?
  铺陈:老人的身份?她的家乡在哪里?家乡带给她哪些回忆?
  归结:海外游子——家乡的温暖,思乡之情。(板书) 
  营造情感氛围,复习旧知,引出文本。
  以明确问题引领学生走入文本,感悟主题。
  局部赏析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用怎样的文字来表达出这种思乡之情?
  2、检查字词(“课前思考”1~4题)。
  3、研讨:作者用怎样的文字来表达这种思乡之情?
  主要是海外老人托带枣核的行为与目的、精心布置后花园的行为、月夜美好追忆的行为以及见到枣核时的激动与喜悦、对枣核的珍视、生活富裕和事业如意之外的遗憾。(扣紧语言与动作描写,有感情地朗读文句。)
  4、归结:思乡之情之强烈。 
  合理安排预习检查时机;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