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10个字。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1、播放《好汉歌》
今天我们学习《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选自长篇白话《水浒》的第十六回,参照注释,我们一起把回目朗读一遍“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章回目不仅点出了主要人物,也概述了主要情节,就是杨志在押送生辰纲的过程中被吴用等人智取了,同学们也认真预习了课文,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来告诉我们是如何智取的?
学生回答
师:(你回答的很正确,但是不够简洁,请你重新组织一下语言,把你的答案再讲一遍。)
你是从文本中哪一段知道的?
师:的确,读完最后一段补叙文字,简简单单的100个字,吴用妙计真相大白。感觉出乎意料之外,但是前面却用了5000字左右的篇幅来讲这个故事,讲的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回头看看似乎又合乎情理之中。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
(杨志慎押金银担——--七雄贩枣蒙杨志——白胜卖酒诱官军——吴用巧下蒙汗药——官军上当饮药酒——英雄智取生辰纲)
2、教师展示课件:故事是以情节见长的一种语言艺术。没有情节就没有故事,讲故事的技巧,一是设置悬念,预设伏笔,(也就是叙事的趣味性),一是制造冲突,(也就是叙事地合理性),叙事人在前面所埋下的“种子”,在后面是要“开花结果”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作者在叙事中如何设置悬念预设伏笔的,又如何巧妙的制造冲突的?
3、学生1回答:开头就写道“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
(开首提到,接下来更是不惜笔墨,浓墨重彩的渲染了天气的炎热。)请同学们再找找,还有哪些地方描写了天气?
生:第三段中的“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还有一些间接描写如“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一个细节写来如画,把军汉们的热不可当描绘的惟妙惟肖);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老都管见了,说道:‘提辖!端的热了走不得!休见他罪过!’……;
生:"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挑夫如何不怨?(文不在多,妙在传神。)"那石头热了脚疼",(一句七字,热极之苦,描画已尽。) "众军人看那天时……",天气之炎热难当,军健之怨怒怅恨,俱从四字道出。"赤日炎炎似火烧",众军汉口渴难当,白胜所唱山歌恰好唱入众军汉之耳,另一场面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师:《智取生辰纲》写"天热"二十余处,有的通过直接描写,有的通过人物语言、动作间接写。天热方须歇凉,歇凉才会饮酒,饮酒终于中计。从某种意义上说,杨志一行败于"天热",而晁盖一行成于"天热"。炎热的天气将故事推向了高潮。
(炎热的天气为下文的“智取生辰纲”埋下了巧妙的伏笔。如果没有酷热的天气作盾牌,军汉们就不会大汗淋漓,口渴难受,也不会宁愿忍受皮鞭之苦而到松树下休息,也不会凑钱买酒喝而遭遇蒙汗药致使生辰纲遭劫。)
4、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故事,本文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表现为在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要矛盾;矛盾冲突之中,事件发展合情合理,这是叙事技巧中成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