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60字,共1课时。
沁园春• 长沙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用词的精当、巧妙和形象。
2、 引导学生反复朗诵,领悟作品写了怎样的景,景与情又是怎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3、 让学生通过教学领悟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气魄,激励学生树立激流勇进的豪情壮志。
重点难点把握:
重点:把握词中最能表现诗人思想感情和深化全词主旨的句子。
难点:如何理解开篇的“独立”。
教学过程:
课前指导:
今天算是我正式给你们讲第一篇课文。我想给大家强调一种意识:一是预习意识。预习哪些?怎么预习?生、难字自己解决。课文自己要朗读。注释要看仔细。二是做笔记意识。笔记不是单纯地抄板书,老师上课的重点,师生、同学间讨论发言时的重点你要及时记录下来,如果一篇课文下来,你的书干净得可以得卫生红旗,我不会表扬你的。三是质疑意识。正所谓“教学相长”,老师和同学之间都可以研讨。各自发表各自的发现、感受,谈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展开交流和碰撞。我希望以后我们的语文课,同时也是学术探讨课。
导入新课:
古今有才华,有抱负之士,对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对祖国的壮丽河山,常常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发壮志难酬之憾。范仲淹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显出对百姓的忧虑。曹操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以显英雄气概。这样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更以境界的开阔,气势的恢弘令赏吟者叹为观止。
资料:
一、介绍词的有关知识
词,又称为长短句,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题材 ,萌芽与南朝,形成于宋,盛行于宋。它原本是能唱的歌辞,但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
词都有词牌。可以把它理解为词的格式。词有题目,也可以不用。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固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词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中调、长调。
二、写作背景介绍。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此时的毛泽东显然已经告别了过去,也告别了个人情感抒发的时代。从此,具体沉实的旋转乾坤的责任感成为他创作的基本规律,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就不难体会,毛泽东为什么把这首词作为他生前公开发表的诗词集中是开卷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