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剑桥三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15 22:11:1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8720字。(2008----2009) 学年度剑桥三中第一学期高一月考试题
语 文
一.(30分,每小题3分)
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遒(qiú)劲 遏(è)止
彷徨(fáng) 橘(jú)子洲
B.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
瓦菲(fēi) 寥廓(kuò)
C.凄婉(wǎn) 火钵(bō)
惆(chóu)怅 岁月稠(chóu)
D .凌侮(wǔ) 漂泊(bó)
跫(qióng)音 笙箫(shēng xiāo)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骄美的容光。
C.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海的船只就会被覆亡。
D.因为那个隐密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3.选出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 ( )
A.秋天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C.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样。
D.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4.下面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致橡树》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于阳刚的橡树倾诉自己内心的幻想。
B.《再别康桥》的作者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著名诗人徐志摩写的。
C.诗人艾青自抗日战争以来,目睹祖国河山惨遭践踏,人民蒙受深重苦难的历史,在《我爱这土地》中喷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5.对于《再别康桥》第一节和第二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挥手作别”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
②开头三个“轻轻的”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
③“艳影”是“夕阳”中的“金柳”在水中倒影,代表着康桥的景物特征,明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赞美。
④诗人心中“荡漾”着“波光里的艳影”,是诗人把魂牵梦萦的康桥比作一个美丽姑娘的倩影,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6.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思 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 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A.诗的第一节迎面而来的是“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它们打破了界限把几种“思念”紧紧联系在一起,使诗产生朦胧、深远的意境。
B.“思念”虽是抽象的思维,无法具体把握的感觉,但是我们通过这四个意象,分明看到了人物因思念而产生的焦灼、烦躁、惆怅、失意等情思。
C .第二节通过两个比喻说出了时间的缓慢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那种焦灼感受和迫切感受。
D.全诗写“思念”,却不著一字,言约意丰,将人物的那种直率、坦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6.阅读《沁园春•长沙》,回答(7---9)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以往昔峥嵘岁月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