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教案2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14 18:54: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4520字。《致橡树》教案
承德八中 靳文红
一、导语:
爱情是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尽情歌颂的事物,“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是古人留下的表达爱情的千古绝唱。虽然爱情这一主题亘古不变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爱情观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看看她在这里表达的是怎样的爱情观。(板书课题、作者)
二、教师简介作者: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烟》,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年全国优秀诗歌奖,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她与同时代的北岛、顾城都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致橡树》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是诗人用一种内心独白方式表达新型爱情观的诗歌。
三、教师解题:
致:向对方表示礼节或情意,有倾诉、表白之意。
四、让我们静听来自诗人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吧。
1.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气、语调和重点字词的读音及诗的写法)
2.指名读。(教师作诵读评价、指导)
3.齐读。(教师板书重点字词)
五、教师提问:此诗中出现了三个人称代词,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指出各指代什么?
生齐答:“我”指木棉,“你”指橡树,”我们”指木棉和橡树在一起。
六、分析诗歌:
1.师问:此诗阐述的是一种新型的爱情观,诗歌从什么地方开始阐述的?
生答:不这些都还不够。
2.师问:“不”,是个否定词,它否定什么?
明确:否定旧的、传统的爱情观,有否定就得提出肯定的东西,从这里引入崭新的爱情观。
3.解读第一层:
(1)集体朗读第一层。
(2)师问:诗人在这一层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否定传统的爱情观?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
明确: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①攀援的凌霄花
它是一种藤本植物,没有直立的茎,但它为追求高贵的地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顾一切向上爬,完全置身的人格尊严不顾,借橡树来证明自己价值的存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是一种“极力攀附”(板书)的爱,夫贵妻荣。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给以否定,文中有三个字,一起读出来,“绝不像”,其中哪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②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又抱有什么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齐读:绝不学。为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记了为自己歌唱,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知死缠烂打、一厢情愿,反复唱着单调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