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6720个字。
2008—2009学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卷(一)
考生注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运用(1-5题 18分)
1.根据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2分)
(1),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周敦颐《爱莲说》)
2.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每空1分,共4分)
(1)王维诗歌被誉为“诗中有画”,他的《使至塞上》中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两句诗是:
,。
(2)《论语》中告诉我们正确对待“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
3.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或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匀称(chèn) 追溯(sù) 锲(qì)而不舍 随声附和(hè)
B.胆怯(què) 发酵(jiào) 强辞夺理(qiǎng) 无稽(jī)之谈
C.再接再厉 参差不齐迫不及待家喻户晓
D.鼎立相助煞费苦心按部就班风驰电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高考生落榜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B.江西的瓷器是全国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
C.青年人是世界的希望和未来,青年人有着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D.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5.看漫画,回答问题。(共6分)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请简要说明漫画的内容。(2分)
(3)就漫画内容,请你给著名导演张艺谋发一条短信,提一点意见或建议。(50字内)(2分)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6-24题 5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乙]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①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②。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③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节选自《熟读精思》朱熹)
【注释】①[详缓]仔细从容。 ②[牵强暗记]勉强硬记。 ③[漫浪]随随便便。
6.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色愈恭,礼愈至 至
(2)自晓其义也 晓
(3)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8.[甲]文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学习态度?(2分)
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段的主要内容。(提示:不得超过10个字)(3分)
10.这两个文段的内容都与劝人学习有关,但在表达上有所不同。它们的区别是什么?你认为哪一段文字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