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案3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12 20:20:3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50字。
  西安市第十七中学教案首页
  教师 蒋  平 年级 八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 6、阿长与《山海经》 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能力 (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以及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学习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
  (3)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提高分析语言的能力。
  过程
  方法 (1)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2)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地研读课文。
  (3)重点研读记叙《山海经》的部分,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认真体会鲁迅先生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难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
  教学
  方法 1、朗读法。文章语言精美,含蓄蕴藉,只有在不断的朗读中,才能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
  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以学生独立探究为主,辅以必要的点拨引导,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课前准备 预习文中的生字词,录音机,新闻磁带。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西安市第十七中学教学设计副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阿长”这个人物曾经在哪篇文章中出现过呢?(学生回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给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山海经》则是我国古代的地理著作,书中保留了一些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作者把阿长与《山海经》连在一起,他们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去探个究竟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等。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收入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共10篇。
  它们文笔优美,感情深沉,都是散文中的佳品。除了选入课本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和〈山海经〉》等作品,还有《范爱农》、《无常》等名篇。2.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憎zēng恶wù:憎恨厌恶。 
  孤孀shuāng:孤儿寡妇。
  缩印:把书画、文件等用照相的办法缩小,再制版印刷。 
  掳lǔ:抢取。
  仁厚:为人忠诚老实。
  絮xù说:絮絮叨叨地说。
  骇hài:惊惧。 
  学生倾听
  自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体味作家的思想感情。
  创设情境 整体感知
  积累文学常识和字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