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8 18:40: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00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会新闻写作的特例,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感受作者别样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注重情感体验,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运用自主预习—探究质疑—合作表达方法解读文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思考战争对生命的毁灭,对人性的摧残;关注社会,深入思考。
  【教学重点】
  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1.搜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资料,小组内加以整合,完成对奥斯维辛的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工作。
  2.阅读本文,试着用一句话概况新闻主要信息,体会概括时与标题能否联系。
  3.阅读中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运用刚学过的批注手法记录下自己的宝贵思想。
  一、创设情境:
  1.学生展示合作完成的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
  2.如果用一种颜色(色调)来形容二战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你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会做如此选择?
  二、研读文本:
  1读完课文后用一个词来概括你的感受,并加以说明。
  2.如果把它作为普通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他给我们传递了怎样的感受?以什么方式表达?参观者的感受怎样?在文章中的作用?
  作者正是传递了一种反差,而这些矛盾的纽结处正是这则新闻的价值,每天数以千计的游览者来到这里,感受同样的恐怖,战栗,震惊,窒息,耻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以一个给有的心态每面对这一切,到底什么样的心态是该有的。
  通过参观者的感受来表述,无需赘述,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震撼力,这是旧闻。
  看似千篇一律的参观过程中,作者以敏锐的职业目光捕捉到许多极具新闻价值的种种反差。新闻的思想价值就非同寻常了。
  引导、组织学生寻找反差,分析作用。
  预设反差
  色彩,环境:
  灰色——绿色
  阴暗——明媚
  毁灭——新生
  杀戮——嬉戏
  恐怖——快乐
  恶梦——美好
  人物
  灭绝人性——羞惭自省
  死亡——微笑
  绝望——憧憬
  感情
  残忍——不忍
  无耻——反省
  遗忘——铭记
  历史——现实
  最可怕的是亡国先忘史
  在研究的过程中解决含义深刻的句子。
  方法:小组讨论、发言
  同学们找到的种种反差恰恰是新闻的细节,是作者在二战后14年,在奥斯维辛每天接待数以千计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