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40字。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虞美人》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 于林红 时间 07.4
教材及学情分析
1、材情:本课是《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前两个单元学习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本单元在诵读诗词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节奏和音韵。学生通过感受诗文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创作时的情感状态,真正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达到与古人相感应、相契合的境界。
2、学情:前两个单元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激情与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优秀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同时增强了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学生学习诗词气氛浓,热情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养成了充分预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已具备赏析诗词的基本能力,本课继续提高学生诵读鉴赏诗词的能力。
3、考情:古代诗词鉴赏历来是高考的一大重点,分值6分或8分,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将鉴赏方法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学习目标
知识 诵读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要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词的意境和美点。
能力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鉴赏诗词的能力,以教材为例,拓宽学生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宋词,让学生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通过反复有感情朗读,再加以反复播放歌曲,使学生沉浸在悲伤的乐曲里,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真正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达到与古人感应、相契合的境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线,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曲赋构成了祖国古代文学百花园的绚丽多彩。宋词作为这个艺术王国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与《诗经》、《楚词》、《汉乐府》、唐诗、元曲共同永载中华诗歌艺术史册,流芳百世。因此,我们让学生欣赏宋词时,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宋词的激情与兴趣。在讲授《虞美人》之前首先让学生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激发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鉴赏源自感受,感受出于视听。在教学过程中,本课设计以读贯穿各教学环节,再反复播放歌曲《几多愁》,让学生沉浸在悲伤的乐曲里,自我体会李煜的内心情感,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本课让学生在充分预习、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倡导新课改下的合作交流,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教师有效控制课堂,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点拨。还要让学生阅读李煜的其他词作《浪淘沙》,进行比较阅读,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激情导入
李煜是一位亡国之君,他的词作大多倾诉了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凄怆感人、哀婉悱恻。下面让我们一起走入李煜的世界,去感受那“朝来寒雨晚来风”的凄凉,去体味那“故国梦难归,觉来双泪垂”的哀痛,去领略那“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千古悲情吧!(教师板书:虞美人李煜)
(教师根据情况,也可课前预习时处理)